基于龙会滑坡钻孔微型桩土拱效应三维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微型桩的工程应用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微型桩的受力机制 | 第12-13页 |
·微型桩的设计计算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桩间土拱效应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龙会气田站外滑坡概况及稳定性评价 | 第18-30页 |
·地质条件概况 | 第18-21页 |
·区域地质条件 | 第18-20页 |
·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0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0-21页 |
·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滑坡概况 | 第21-23页 |
·滑坡的基本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滑坡成因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滑坡稳定性评价 | 第25-28页 |
·计算方法选取 | 第25-26页 |
·计算剖面选取 | 第26-28页 |
·计算参数选取 | 第28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钻孔微型组合桩基本方案拟定 | 第30-44页 |
·微型桩治理滑坡几点问题 | 第30-35页 |
·微型桩设计原则 | 第30页 |
·微型桩基本类型 | 第30-33页 |
·微型桩桩间距 | 第33-35页 |
·微型桩锚固深度 | 第35页 |
·钻孔微型组合桩布置基本方案拟定 | 第35-42页 |
·滑坡推力计算 | 第35-38页 |
·钻孔微型组合桩布置拟定 | 第38页 |
·钻孔微型桩的设计计算 | 第38-41页 |
·钻孔微型桩施工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滑坡系统治理措施 | 第42-44页 |
·设计目标及原则 | 第42页 |
·滑坡综合整治措施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FLAC3D 数值模拟分析介绍 | 第44-53页 |
·FLAC3D 计算原理 | 第44-48页 |
·数学模型描述 | 第44-46页 |
·数值方程 | 第46-48页 |
·数值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3页 |
·岩土体的数值模拟 | 第48-51页 |
·梁结构的模拟 | 第51页 |
·桩结构的模拟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钻孔微型组合桩治理方案数值分析 | 第53-63页 |
·三维数值模型及参数 | 第53-55页 |
·三维数值模型 | 第53-54页 |
·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| 第54-55页 |
·治理前后坡体位移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微型桩受力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微型桩土拱效应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1-63页 |
第6章 钻孔微型组合桩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63-74页 |
·有无联系梁的影响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不同列间距的影响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不同排间距的影响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不同锚固长度的影响分析 | 第70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展望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