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--工程水文学论文

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--以潮河流域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8页
1.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·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研究概况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与GIS集成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-14页
2. 基本水文模型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新安江(三水源)模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模型结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模型参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参数率定第16页
     ·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第16-18页
3. 基于DTGIS的流域空间特征分析第18-41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资料情况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基础数据资料情况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DEM的流域水系提取与拓扑关系建立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·流域流水网推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流域水文响应单元分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流域—水系拓扑关系建立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流域下垫面特征值提取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·地形要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土地利用/覆被要素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植被盖度要素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地质要素第37页
     ·降雨特征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·降雨空间插值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流域水文响应单元降雨特征值分析第40-41页
4. 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构建第41-53页
     ·建立流域下垫面特征值与模型参数相关关系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·不透水面积与产流参数IMP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植被盖度与自由水蓄水容量SM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·地质特性指标M与出流系数KG、KI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流域平均坡度S和坡面汇流参数CS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河道平均比降J与马斯京根参数X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模型应用与检验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相关关系的参数率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模型检验特征值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模型检验结果第50-53页
5. 潮河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第53-60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建设总体框架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·应用层第55页
     ·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·水雨情实时监测子系统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·洪水预警预报及模拟子系统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防汛决策支持子系统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·用户管理模块第59-60页
6. 结论与建议第60-62页
     ·研究成果与结论第60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与建议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个人简介第65-66页
导师简介第66-67页
获得成果目录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分对油蒿光合特性的影响
下一篇:太岳山主要森林土壤碳周转关键驱动因子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