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§1-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-1-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-1-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§1-2 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0-14页 |
1-2-1 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-2-2 熵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-2-3 熵值法在指标评价体系中的研究应用 | 第14页 |
§1-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4-16页 |
1-3-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-3-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| 第15页 |
1-3-3 论文的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§1-4 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22页 |
§2-1 竞争力理论 | 第17-20页 |
2-1-1 竞争力概念 | 第17-18页 |
2-1-2 相关的竞争力理论 | 第18-20页 |
§2-2 熵理论 | 第20-22页 |
2-2-1 熵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2-2-2 熵的理解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 | 第22-32页 |
§3-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| 第22-23页 |
3-1-1 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 | 第22-23页 |
3-1-2 指标选择的方法 | 第23页 |
§3-2 金融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3-28页 |
3-2-1 对现有指标体系的评价 | 第23-25页 |
3-2-2 指标体系的初建 | 第25页 |
3-2-3 指标体系的说明和解释 | 第25-28页 |
§3-3 金融产业竞争力熵值计算模型 | 第28-32页 |
3-3-1 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选择 | 第28-29页 |
3-3-2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9页 |
3-3-3 熵值的计算原理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天津市金融产业发展现状与实证分析 | 第32-42页 |
§4-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32页 |
4-1-1 数据来源 | 第32页 |
4-1-2 数据处理 | 第32页 |
§4-2 天津市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2-35页 |
4-2-1 金融产业产值总量不大且增长趋缓 | 第32-33页 |
4-2-2 受首都经济圈牵制辐射能力不强 | 第33-34页 |
4-2-3 缺乏高端人才金融创新滞慢 | 第34页 |
4-2-4 天津金融产业竞争力的S W OT 分析 | 第34-35页 |
§4-3 天津市金融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| 第35-38页 |
4-3-1 天津市金融产业准则层指标的熵值 | 第35-38页 |
4-3-2 四大直辖市金融产业竞争力熵值计算 | 第38页 |
§4-4 结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4-4-1 金融组织竞争力分析 | 第38-39页 |
4-4-2 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分析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提高天津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42-54页 |
§5-1 创建多层次立体式资本市场 | 第42-45页 |
5-1-1 打造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(OTC) | 第42-43页 |
5-1-2 有序推进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| 第43-44页 |
5-1-3 完善保险市场的建设 | 第44-45页 |
§5-2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| 第45-48页 |
5-2-1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| 第46-47页 |
5-2-2 优化司法环境 | 第47-48页 |
5-2-3 突出政策优势宣传区域魅力 | 第48页 |
§5-3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| 第48-50页 |
5-3-1 注重宏观审慎监控 | 第48-49页 |
5-3-2 构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| 第49页 |
5-3-3 实现协调监管提高效率 | 第49-50页 |
§5-4 鼓励金融创新打造区域品牌 | 第50-54页 |
5-4-1 打造天津地区品牌 | 第50页 |
5-4-2 积极推进碳金融发展 | 第50-51页 |
5-4-3 提高金融产业创新能力 | 第51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