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 康菲公司漏油事件的启示 | 第9-14页 |
(一) 康菲公司漏油事件的基本事实与处理过程 | 第9-10页 |
(二) 康菲公司漏油事件引发的思考 | 第10-14页 |
1、 存在法律盲区 | 第10-11页 |
2、 责任难以划分 | 第11-13页 |
3、 寻求赔偿的困惑 | 第13-14页 |
二、 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制度评介 | 第14-27页 |
(一) 追究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的法律依据 | 第14-17页 |
1、 国际法依据 | 第14-16页 |
2、 国内法依据 | 第16-17页 |
(二) 追究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的机制 | 第17-27页 |
1、 起诉主体 | 第18-20页 |
2、 责任承担主体 | 第20-22页 |
3、 赔偿范围 | 第22-23页 |
4、 责任限制 | 第23-24页 |
5、 最终执行 | 第24-27页 |
三、 比较视野下的中美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机制 | 第27-35页 |
(一) BP 公司漏油事件 | 第27-28页 |
1、 美国对 BP 公司漏油事件的处理过程 | 第27页 |
2、 对美国处理 BP 公司漏油事件的评价 | 第27-28页 |
(二) 中、美对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机制的差异 | 第28-30页 |
1、 事后应急方面的反应速度 | 第28-29页 |
2、 法律适用的完整程度 | 第29页 |
3、 责任追究的全面程度 | 第29-30页 |
(三) 中国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5页 |
1、 缺乏专门海洋石油污染法律法规 | 第31页 |
2、 海洋管理部门不协调,海洋环保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 | 第31-32页 |
3、 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| 第32-33页 |
4、 海洋石油污染的事后补偿性救济措施欠缺 | 第33-35页 |
四、 完善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议 | 第35-44页 |
(一) 对追究康菲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的建议 | 第35-39页 |
1、 由国家相关部门代表国家提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 | 第35-36页 |
2、 由地方公益性组织提出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赔偿 | 第36-37页 |
3、 追究康菲公司渤海漏油之刑事责任 | 第37-38页 |
4、 责成康菲公司落实专项赔偿基金 | 第38-39页 |
(二) 完善我国追究跨国公司海洋石油污染责任机制的建议 | 第39-44页 |
1、 制定专门性立法,完善海洋石油污染赔偿方面的法律制度 | 第39-40页 |
2、 制定事后应急法律制度,构建专业性事故应急体系 | 第40-41页 |
3、 在刑法中加入海洋环境污染刑事罪名 | 第41页 |
4、 在法律制度中扩展海洋石油污染事后补偿性救济方式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注释 | 第45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