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推土机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我国推土机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我国推土机的生产现状 | 第12页 |
·我国推土机的技术状况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推土机的技术概况 | 第14-17页 |
·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技术 | 第14页 |
·液压传动系统 | 第14-15页 |
·推土机定位系统与虚拟推土技术 | 第15页 |
·新技术与新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推土机相对国外推土机的差距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8-22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课题的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页 |
·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| 第21-22页 |
2 推土机工作装置自动控制方案的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信号的采集 | 第22-25页 |
·以力作为控制信号 | 第22-23页 |
·以速度作为控制信号 | 第23页 |
·以滑转率作为控制信号 | 第23-25页 |
·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信号的算法 | 第25-26页 |
·计数法 | 第25-26页 |
·计时法 | 第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3 推土机工作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单元的设计 | 第28-50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单元方案的设计思路 | 第28-31页 |
·发动机转速的检测 | 第28-29页 |
·履带滑转率的检测 | 第29-31页 |
·发动机转速信号的采集 | 第31-35页 |
·传感器的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霍尔传感器 | 第32-34页 |
·传感器的选用 | 第34-35页 |
·传感器的安装 | 第35页 |
·发动机转速信号的处理 | 第35-39页 |
·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有源滤波器外围电路的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控制器 | 第39-40页 |
·外围电路的设计 | 第40-45页 |
·时钟电路及时序 | 第40-43页 |
·复位电路的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电源电压电路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执行器 | 第45-46页 |
·双外围正与驱动器CJ0151 | 第45页 |
·外围驱动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抗干扰处理 | 第46-48页 |
·硬件抗干扰简介 | 第47页 |
·基于MAX706的单片机UP监控电路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4 推土机工作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液控单元的设计 | 第50-64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比例控制技术 | 第50-52页 |
·电液比例阀 | 第52-53页 |
·电液比例阀的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电液比例阀的特点 | 第53页 |
·比例电磁铁 | 第53-58页 |
·比例电磁铁的结构、工作原理 | 第54-57页 |
·比例电磁铁的分类 | 第57页 |
·电液比例电磁阀的选用 | 第57-58页 |
·推土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改造设计 | 第58-62页 |
·原推土机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 | 第58-60页 |
·工作装置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 | 第60-62页 |
·原机的改造途径 | 第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5 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及特性分析 | 第64-76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4-72页 |
·液压缸活塞杆行程对比例阀阀芯位移及外负载力的传递函数 | 第65-68页 |
·直动式比例电磁阀的传递函数 | 第68-72页 |
·系统特性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衡量系统特性的控制指标 | 第72页 |
·系统稳定性检验 | 第72-73页 |
·系统的阶跃响应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