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改性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4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层状结构正极材料介绍第10-15页
     ·LiCoO_2第10-12页
     ·LiNiO_2第12页
     ·LiMnO_2和 LiMn_2O_4第12-13页
     ·LiNi_xCo_(1 - x)O_2第13页
     ·LiNi_xCo_yMn_zO_2第13-15页
     ·LiNi_(0.8)Co_(0.1)Mn_(0.1)O_2及其他高镍 LiNi_xCo_yMn_zO_2(x>0.7)第15页
   ·LiNi_xCo_yMn_zO_2的制备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固相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共沉淀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溶胶凝胶法第17页
     ·喷雾热解法第17页
     ·微乳液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熔盐法—高结晶度正极材料的制备第18页
   ·LiNi_xCo_yMn_zO_2的改性研究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·LiNi_xCo_yMn_zO_2的掺杂与表面改性第18-22页
     ·核壳结构的的 LiNi_xCo_yMn_zO_2的研究进展第22-23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2章 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物理测试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·XRD 衍射仪第24页
     ·SEM 扫描电镜和 EDS 能谱分析仪第24页
     ·热重分析仪(TG)与差示分析仪(DTA)第24-25页
   ·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电池的组装第25页
     ·充放电循环测试仪第25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特性测试第25-26页
第3章 材料的共沉淀法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第26-43页
   ·原料及设备第26-27页
   ·前躯体的制备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工艺流程第27-29页
   ·前躯体的物理表征第29-34页
     ·XRD 物相表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·PH 值对前躯体形貌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烧结工艺的制定第32-34页
   ·烧结产物的物理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·XRD 物相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SEM 显微结构第35-36页
   ·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-41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放电循环性能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特性研究第39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4章 LiNi_(0.4)Co_(0.2)Mn_(0.4)O_2的表面改性第43-63页
   ·LiNi_(0.4)Co_(0.2)Mn_(0.4)O_2包覆 SiO_2工艺流程第43-53页
     ·XRD 物相表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·SEM 以及 EDS 元素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-53页
   ·LiNi_(0.4)Co_(0.2)Mn_(0.4)O_2包覆 SnO_2工艺流程第53-61页
     ·XRD 物相表征第54-55页
     ·SEM 以及 EDS 元素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8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5章 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个人简历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覆盖型动物PET系统性能与成像方法研究
下一篇: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产气机理研究和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