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1页 |
| 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| 第13-16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13页 |
| 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| 第13页 |
| ·政府行为 | 第13页 |
| ·农民合作经济基本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·西方经济学的合作经济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·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| 第14页 |
| ·毛泽东的合作经济理论 | 第14页 |
| ·政府行为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·政府经济学 | 第14页 |
| ·市场调节理论 | 第14页 |
| ·公共政策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第三章 我国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政府行为分析 | 第16-25页 |
| ·政府行为基本情况 | 第16-20页 |
| ·改革开放前政府行为 | 第16-17页 |
| ·改革开放后政府行为 | 第17-20页 |
| ·改革开放前后政府行为对比 | 第20页 |
| ·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| ·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| 第20页 |
| ·制度建立严重滞后 | 第20-21页 |
| ·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| 第21页 |
| ·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| 第21-25页 |
| ·目标方面原因 | 第21-22页 |
| ·环境方面 | 第22页 |
| ·行为方式 | 第22-25页 |
| 第四章 国外政府行为的经验 | 第25-31页 |
| ·日本政府行为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日本农协的演变过程 | 第25-26页 |
| ·日本政府的行为特点 | 第26页 |
| ·美国政府行为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·农场主合作社发展中美国政府行为的发展演变过程 | 第27页 |
| ·农场主合作社发展中美国政府行为的特征 | 第27-29页 |
| ·先进国家政府行为经验的借鉴 | 第29-31页 |
| 第五章 我国政府行为定位、原则及建议 | 第31-35页 |
| ·政府行为定位 | 第31-32页 |
| ·定位的意义 | 第31页 |
| ·合理定位政府行为 | 第31-32页 |
| ·我国政府行为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·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| 第32页 |
| ·因地制宜原则 | 第32页 |
| ·合理界定行为边界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·强化我国政府中行为建议 | 第33-35页 |
| ·学习借鉴 | 第33页 |
| ·政策扶持 | 第33页 |
| ·加强管理 | 第33-34页 |
| ·完善的体制 | 第34-35页 |
| 第六章 营口市政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| 第35-41页 |
| ·组织发展现状 | 第35-36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35页 |
| ·发展特点 | 第35-36页 |
| ·营口市政府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行为 | 第36-37页 |
| ·市级政府的行为 | 第36页 |
| ·县区、乡政府的行为 | 第36-37页 |
| ·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7-39页 |
| ·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| ·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8-39页 |
| ·政府行为建议 | 第39-41页 |
| 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| 第39页 |
| ·进一步提高认识 | 第39页 |
| ·制定政策 | 第39-40页 |
| ·加强管理 | 第40-41页 |
| 第七章 全文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