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遥感论文

不同风场条件下太湖波浪数值模拟的研究及其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发展第9-17页
     ·湖泊波浪研究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·白帽覆盖率的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波浪对底泥的动力作用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7-18页
第二章 浅水波浪模式(SWAN)简介第18-28页
   ·基本方程第18-19页
   ·风浪的能量输入第19-20页
   ·波能的耗散第20-22页
   ·非线性波-波相互作用第22-24页
   ·波浪引起的增水第24页
   ·数值实现第24-28页
第三章 太湖波浪数值模拟第28-43页
   ·数据与资料第28页
   ·模式的参数设置第28-29页
   ·模式的模拟结果与验证第29-30页
   ·太湖风浪谱的时空特征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 ·太湖绝对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太湖频谱的变化特征第33-37页
   ·定常风作用下太湖波浪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·一定风速下频谱的空间变化规律第37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风速下同一分布点频谱的时间变化规律第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 波浪作用下的太湖白帽覆盖率与底泥再悬浮第43-59页
   ·依赖波浪场计算得到的太湖白帽覆盖率第43-53页
     ·理论依据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白帽覆盖率的时间变化特征第44-50页
     ·白帽覆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与依赖于纯风速的白帽覆盖率的比较第52-53页
   ·波浪作用下的太湖底泥悬浮第53-58页
     ·波浪产生的底泥切应力的计算第53页
     ·波浪产生的底泥切应力的分布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太湖悬浮物浓度的分布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与MODIS反演悬浮物浓度的比较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9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59-60页
   ·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参与科研项目、学术活动及发表论文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沧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研究
下一篇:安康水电站生态径流调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