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市河道水花生的危害与防控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缩语与略语表 | 第8-9页 |
1.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·农田(河道)杂草现状及其防治 | 第9-10页 |
·农田(河道)杂草现状 | 第9页 |
·农田(河道)杂草的防治 | 第9-10页 |
·水花生简介 | 第10页 |
·水花生的形态特征 | 第10页 |
·水花生的发育特性 | 第10页 |
·水花生防治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河道水花生的发生及其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河道水花生防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防效实验 | 第13-15页 |
·供试药剂 | 第13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13页 |
·淮北市河道水花生危害现状调查 | 第13页 |
·除草剂对河道中水花生的防效实验 | 第13-15页 |
·除草剂对鱼、虾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供试材料及设备 | 第15页 |
·方法 | 第15页 |
·鱼、虾死亡标准确定 | 第15-16页 |
3.结果与分析 | 第16-28页 |
·淮北市河道水花生的危害和发生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除草剂的防治效果 | 第17-23页 |
·单剂对水花生的防治效果 | 第17-21页 |
·混剂对水花生的防治效果 | 第21-22页 |
·除草剂对水花生的防效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除草剂对鱼、虾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·实际使用效果 | 第26页 |
·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·植物检疫 | 第26页 |
·人工防治 | 第26页 |
·生物防治 | 第26-27页 |
·化学防治 | 第27页 |
·人工铲除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| 第27页 |
·生态控制 | 第27页 |
·工程防治和污染排放控制 | 第27-28页 |
4.讨论 | 第28-29页 |
·淮北市河道水花生的危害和发生现状分析 | 第28页 |
·适当除草剂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河道水花生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5.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