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·PBT聚酯的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·PBT聚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·锑系催化剂 | 第13-14页 |
·锗系催化剂 | 第14页 |
·钛系催化剂 | 第14-17页 |
·小结 | 第17页 |
·钛系聚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·钛系催化剂的催化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钛系催化剂对聚酯反应的影响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钛系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| 第19-20页 |
·PBT聚酯的改性与PBT共聚酯热熔胶的交联改性 | 第20-22页 |
·共聚改性 | 第20-21页 |
·共混改性 | 第21页 |
·填充与复合改性 | 第21页 |
·交联改性 | 第21-22页 |
·PBT共聚酯的交联改性 | 第22页 |
·本文的工作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钛系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3-39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3-27页 |
·主要原料及试剂 | 第23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及装置 | 第23-24页 |
·聚酯合成流程及装置 | 第24-27页 |
·预实验 | 第27-29页 |
·干燥时间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焙烧温度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均匀实验设计及结果讨论 | 第29-37页 |
·均匀实验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0-35页 |
·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35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钛系复合催化剂的系统评价 | 第39-45页 |
·常规性能 | 第39-40页 |
·微量水对催化剂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催化剂在醇中的溶解度 | 第39-40页 |
·催化剂的热学性能 | 第40页 |
·不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不同催化剂合成的聚酯性能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加入方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加入时间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PBT聚酯的共聚改性 | 第45-5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| 第45页 |
·共聚酯的制备 | 第45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9页 |
·间苯二甲酸(PIA)对PBT共聚酯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1,6-已二醇(HDO)对PBT共聚酯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乙二醇(DEG)对PBT共聚酯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羟乙基化双酚A(BHE-BPA对PBT共聚酯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PBT共聚酯热熔胶的交联动力学研究 | 第50-6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| 第50页 |
·PBT共聚酯热熔胶的制备 | 第50-51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51页 |
·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| 第51-52页 |
·核磁共振(~1H-NMR)测试 | 第51页 |
·凝胶渗透色谱(GPC) | 第51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仪(DSC)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5页 |
·PBIT-HDO共聚酯的化学组分与分子量 | 第52-53页 |
·DSC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动力学原理 | 第54-56页 |
·模型法 | 第56-59页 |
·无模型法 | 第59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