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锻造过程数值模拟 | 第12-13页 |
·热处理过程数值模拟 | 第13-14页 |
·微观组织模拟 | 第14-15页 |
·组织遗传现象及解释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·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金属锻造和热处理数值方法 | 第17-28页 |
·引言 | 第17页 |
·Deform 软件介绍 | 第17-19页 |
·刚塑性有限元热力耦合基本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19页 |
·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| 第19-20页 |
·刚塑性有限元法 | 第20页 |
·锻造温度场模型建立 | 第20-21页 |
·温度场边界条件处理 | 第21页 |
·热力耦合计算 | 第21-22页 |
·热处理温度场模型建立 | 第22-25页 |
·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| 第22-23页 |
·定解条件 | 第23-24页 |
·热物性参数 | 第24-25页 |
·关键技术的处理 | 第25-27页 |
·模具结构的数学描述 | 第25页 |
·摩擦边界问题 | 第25页 |
·动态接触边界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网格划分和重划分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收敛准则 | 第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再结晶分析模型和 DEFORM 软件的二次开发 | 第28-37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再结晶分析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再结晶过程 | 第28页 |
·再结晶分析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Dedorm 软件的二次开发 | 第29-36页 |
·用户自定义子程序 | 第29-32页 |
·再结晶过程子程序的编制 | 第32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| 第37-56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再结晶模型参数 | 第37页 |
·锻造过程模拟结果 | 第37-43页 |
·模拟锻造过程的几何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送进量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加热规范、压下率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热处理过程模拟结果 | 第43-52页 |
·热处理过程模拟的几何模型 | 第43-44页 |
·加热速度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保温时间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加热方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冷却方式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正交实验 | 第48-52页 |
·协同关系 | 第52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金属试样金相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引言 | 第56页 |
·实验准备 | 第56-5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7-58页 |
·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| 第58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晶粒遗传的消除和防止 | 第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主要结论 | 第61页 |
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件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