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| 2 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变化(LUCC)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| ·土地利用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LUCC 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19页 |
| ·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| 第15-16页 |
| ·自然环境状况 | 第16-18页 |
| ·地质地貌 | 第16页 |
| ·气象条件 | 第16-17页 |
| ·土壤 | 第17页 |
| ·植被 | 第17页 |
| ·水文 | 第17-18页 |
| ·社会经济和人口 | 第18-19页 |
| ·社会经济 | 第18页 |
| ·人口变化 | 第18-19页 |
| 4 研究方法 | 第19-23页 |
| ·研究区范围确定 | 第19页 |
| ·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| 第19-21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19-21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| ·景观特征指数计算 | 第21-23页 |
| 5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45页 |
| ·景观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| 第23-36页 |
| ·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| 第23-27页 |
| ·景观斑块数量变化特征 | 第27-30页 |
| ·平均斑块面积变化特征 | 第30-33页 |
| ·景观最大斑块指数变化特征 | 第33-36页 |
| ·景观异质性变化特征分析 | 第36-45页 |
| ·景观斑块密度变化特征 | 第36-39页 |
| ·景观边界密度变化特征 | 第39-40页 |
| ·平均景观形状指数变化特征 | 第40-41页 |
| ·斑块分离度的变化特征 | 第41-43页 |
| ·其他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特征 | 第43-45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8页 |
| ·结论 | 第45-47页 |
| ·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