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0-17页
 一、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(一) 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二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(一) 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3页
 三、中外小额信贷理论综述第13-15页
  (一) 国内小额信贷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(二) 国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四、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-17页
第二章 国外小额信贷的治理结构与运作模式第17-23页
 一、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(GB模式)第18-19页
  (一) GB模式小额信贷的组织结构第18页
  (二) GB模式小额信贷的主要特点第18-19页
 二、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(BRI-UD模式)第19-21页
  (一) 组织结构第19-20页
  (二) 操作特点第20-21页
 三、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第21页
 四、拉丁美洲村银行模式第21-23页
第三章 国内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概况第23-31页
 一、公益性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23-26页
  (一) 组织形式第23页
  (二) 贷款规模第23页
  (三) 贷款额度第23-24页
  (四) 信贷模式第24-25页
  (五) 贷款使用第25-26页
 二、发展模式第26-28页
  (一) 政府金融机构模式第26页
  (二) 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模式第26-27页
  (三) "只贷不存"的小额贷款公司模式第27-28页
 三、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8-31页
  (一) 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匮乏,资本充足率低第28-29页
  (二) 信贷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第29页
  (三) 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第29页
  (四) 现行的金融政策不利于小额信贷的发展第29-30页
  (五) 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第30-31页
第四章 公益性小额信贷业务制度与技术问题的国际比较第31-42页
 一、目标瞄准第31页
 二、联保小组、2-2-1放款顺序与个人贷款第31-34页
  (一) 联保小组的吸引和排斥效用第32页
  (二) 联保小组的合作意愿与束缚性第32-33页
  (三) 联保小组的群体逆反效应第33页
  (四) GB联保小组的改革与发展第33-34页
  (五) 2-2-1放款顺序第34页
 三、小额信贷的分期还款、中心会议与小额连续贷款第34-37页
  (一) 分期还款的适用性问题第34-36页
  (二) 中心会议的适应性问题第36页
  (三) 小额连续贷款第36-37页
 四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趋势第37-38页
  (一) 市场化高利率十分必要第37-38页
  (二) 农户可以接受市场化的高利率第38页
  (三) 市场化利率形成的限制因素第38页
 五、小组基金与强制储蓄第38-39页
 六、其他实践中的业务制度与技术问题第39-40页
  (一) 社区发展基金(Community Development Funds,简称CDF)第39-40页
  (二) 小额信贷公司与村镇银行第40页
  (三) 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第40页
 七、对中外小额信贷业务制度与技术问题的总结第40-42页
第五章 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2-47页
 一、宏观政策的支持第42页
 二、中央银行的调控第42-44页
 三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建设第44-45页
 四、援助机构的帮助第45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个人简历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老年保障的整合性研究
下一篇:货币数量论:一个新货币需求函数的提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