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丹参的形态特征 | 第12页 |
·丹参的分布与生长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丹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| 第13页 |
·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水分胁迫对植物的破坏作用 | 第15-17页 |
·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| 第15-16页 |
·涝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| 第16-17页 |
·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对细胞保护酶系统的作用 | 第17页 |
·对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改善植物渗透调节 | 第17-18页 |
2 立题依据 | 第18-19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6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19页 |
·试药与仪器 | 第19-20页 |
·试药 | 第19页 |
·仪器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材料的处理 | 第20-21页 |
·SOD活性的测定 | 第21页 |
·POD活性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CAT活性的测定 | 第22页 |
·MDA含量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Pro含量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4页 |
·模拟干旱条件选择结果 | 第26-30页 |
·模拟干旱对组培小叶丹参幼苗叶内SOD、POD、CAT活性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模拟干旱对组培小叶丹参幼苗叶内MDA和Pro含量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干旱胁迫对中江丹参各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模拟涝胁迫条件选择结果 | 第30-32页 |
·模拟涝胁迫对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内SOD、POD、CAT活性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模拟涝胁迫对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内Pro和MDA含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涝胁迫对中江丹参各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内源激素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干旱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34-37页 |
·干旱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GA_3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·干旱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IAA含量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·干旱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·涝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| 第37-40页 |
·涝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GA_3含量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·涝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IAA含量的变化 | 第38-39页 |
·涝胁迫下各品系丹参叶片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| 第39-40页 |
·BR对干旱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BR对高杆大叶丹参干旱前后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BR对干旱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片内MDA和Pro含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BR对涝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BR对涝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BR对涝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片内MDA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BR对涝胁迫下高杆大叶丹参幼苗叶片内Pro含量的影响 | 第44页 |
5 讨论 | 第44-50页 |
·干旱胁迫对丹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涝胁迫对丹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干旱胁迫对丹参内源激素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丹参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| 第46-47页 |
·丹参内源IAA含量的变化 | 第47页 |
·丹参参内源GA_3含量的变化 | 第47-48页 |
·涝胁迫对丹参内源激素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丹参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| 第48页 |
·丹参内源IAA含量的变化 | 第48页 |
·丹参内源GA_3含量的变化 | 第48-49页 |
·干旱和涝胁迫下喷施BR对丹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BR提高了丹参叶片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| 第49页 |
·BR提高了丹参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