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6个异交相关性状有利等位变异的发掘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第10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40页
 1 水稻异交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其改良第14-32页
   ·水稻开花习性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遗传研究进展第14-20页
   ·水稻花器性状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遗传研究进展第20-28页
   ·水稻的穗层结构、剑叶性状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遗传研究进展第28-32页
 2 关联分析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32-38页
   ·关联分析的概念及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·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·水稻关联分析研究进展第36页
   ·关联分析的应用第36-38页
 3 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8-40页
第二章 材料和方法第40-47页
 1 试验材料第40-41页
 2 试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·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第41页
   ·DNA提取和PCR扩增第41-43页
 3 数据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·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连锁不平衡程度的衡量第44页
   ·群体结构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确认与异交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第45页
   ·确认与异交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第45-47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47-126页
 1 太湖流域水稻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、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第47-126页
   ·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太湖流域水稻自然群体群体结构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太湖流域水稻自然群体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及其衰减延伸距离第49-51页
   ·太湖流域水稻95个品种6个异交相关性状的平均值、最大值、最小值、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方差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·与异交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及其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第52-55页
   ·与异交性状相关联的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品种第55-126页
第四章 讨论与结论第126-131页
 1 全文讨论第126-129页
 2 全文结论第129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37页
附录第137-157页
致谢第157-159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α-萘乙酸对大豆苗期干旱的缓解效应研究
下一篇:葡萄几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