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文物考古论文--遗址论文

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真实性研究--以西递和宏村为例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7-10页
图目录第10-11页
表目录第11-14页
1 绪论第14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17-18页
2 文献综述第18-38页
   ·真实性研究评述第18-26页
     ·真实性理论第18-21页
     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及其感知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文化遗产真实性感知因子构成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游客真实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第26页
   ·文化动机研究评述第26-32页
     ·文化动机定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文化遗产的旅游动机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文化动机和真实性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·游客忠诚度研究评述第32-38页
     ·游客忠诚度界定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游客忠诚度的构成维度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真实感知和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第36-38页
3 研究设计第38-60页
   ·访谈研究第38-44页
     ·访谈目的第38页
     ·访谈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访谈结论第39-44页
   ·研究模型和假设第44-49页
     ·研究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相关变量设计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研究问题和原始假设第47-49页
   ·问卷设计与预调查第49-53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问卷预调查第50-53页
   ·数据收集第53-58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的选取第53-57页
     ·实地发放第57-58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58-60页
4 研究结果分析第60-96页
   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·信度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游客动机测量条款第63页
     ·游客客体真实性感知测量条款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游客存在真实性感知测量条款第64页
     ·游客忠诚度测量条款第64页
   ·因子和信度分析第64-72页
     ·前因变量因子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·中间变量因子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忠诚度变量因子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·方差分析第72-81页
     ·性别对各个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年龄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教育水平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75-77页
     ·出游方式对各个因子独立方差T检验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停留时间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收入水平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79-81页
   ·相关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第85-92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第86-87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模型初步验证和修正第87-90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再次修改和确认第90-92页
   ·修正模型和假设检验第92-96页
     ·修正模型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假设检验第93页
     ·路径系数第93-96页
5 游客对预设活动的参与意愿调查第96-110页
   ·问卷设计与调查第96-97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第96-97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第97页
   ·游客对预设活动参与意愿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·方差分析第98-110页
     ·性别对各个活动的独立样本T检验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年龄对各个活动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教育水平对各个活动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出游方式对各个活动独立方差T检验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停留时间对各个活动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收入水平对各个活动的方差分析第106-110页
6 研究结论和展望第110-122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讨论第112-114页
   ·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建议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·基于“真实性”的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原则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基于“真实性”的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第116-119页
   ·研究局限和展望第119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32页
附录1:初始问卷第132-136页
附录2:正式问卷第136-140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40页

论文共1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就医情境下的医疗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日常生活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改变--以《1818黄金眼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