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| 第10-12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·新农保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| 第12页 |
·城乡统筹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·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内涵 | 第14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9页 |
3 重庆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差异比较 | 第19-26页 |
·管理体制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·筹资机制的比较 | 第20-24页 |
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情况 | 第20-22页 |
·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两种养老保险筹资规模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保障力度的比较 | 第24-26页 |
4 制约重庆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 | 第26-29页 |
·制度设计的制约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经济的制约因素 | 第27页 |
·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| 第27-28页 |
·观念的制约因素 | 第28页 |
·法律法规的制约因素 | 第28-29页 |
5 发展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的条件 | 第29-41页 |
·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巨大 | 第29-33页 |
·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,呼吁社会共济的养老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赡养率的不断攀升,加剧了农村养老压力 | 第30-31页 |
·社会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日益加重,需要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经济条件 | 第33-36页 |
·重庆地区生产总值(GDP)情况 | 第33-34页 |
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| 第34-36页 |
·国家的财政补贴,增加了农民参保的信心 | 第36页 |
·政策支持 | 第36-37页 |
·有力的组织保障 | 第37-38页 |
·经验借鉴 | 第38-41页 |
·国内“宝鸡模式”的启示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| 第39-41页 |
6 发展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| 第41-46页 |
·发展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目标 | 第41页 |
·发展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的原则 | 第41-43页 |
·以政府为主导,多方共参与 | 第41-42页 |
·城乡统筹,协调发展 | 第42页 |
·公平优先,兼顾效率 | 第42页 |
·低水平起步,广范围覆盖 | 第42-43页 |
·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 | 第43页 |
·发展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6页 |
·转变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| 第43-44页 |
·加大资金投入量,积极拓展投资渠道 | 第44页 |
·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| 第44页 |
·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| 第44-45页 |
·加快养老保险立法进程 | 第45-46页 |
7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页 |
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1页 |
B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