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一、 引言 | 第7-12页 |
| (一) 概念的界定 | 第7-8页 |
| (二)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| (三)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| 第12-19页 |
| (一) 理论发展的需要 | 第12-16页 |
| (二) 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 | 第16-19页 |
| 三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| 第19-25页 |
| (一) 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,为大众化提供文本基础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,为大众化提供有效阵地 | 第20-22页 |
| (三) 利用纪念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,为大众化提供活动载体 | 第22页 |
| (四) 创办各类学校教授马克思主义,为大众化提供教育渠道 | 第22-25页 |
| 四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| 第25-30页 |
| (一)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领导人带头推动大众化 | 第25-26页 |
| (二) 以多种形式创新大众化模式 | 第26-27页 |
| (三) 在与“左”右倾错误的斗争中推进大众化 | 第27-28页 |
| (四) 坚持以党员干部和军队为大众化的重点 | 第28-30页 |
| 五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| 第30-33页 |
| (一)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根据地的广泛传播 | 第30页 |
| (二) 提升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 | 第30-31页 |
| (三) 提高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| 第31-32页 |
| (四)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| 第32-33页 |
| 六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| 第33-39页 |
| (一)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是大众化的基本前提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坚持将大众化与中国化的有机统一是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| 第34-36页 |
| (三)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| 第36-37页 |
| (四) 坚持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| 第37-39页 |
| 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