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朝向修正率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朝向修正率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2 基于热工分区的太阳能资源分析 | 第17-23页 |
| ·分析依据 | 第17-20页 |
| ·太阳能资源分布 | 第17-19页 |
| ·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| 第19-20页 |
| ·典型城市的选取 | 第20-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| 3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分析 | 第23-30页 |
| ·室外综合温度 | 第23-25页 |
| ·围护结构传热控制方程 | 第25-29页 |
| ·外墙的传热控制方程 | 第25-27页 |
| ·屋面的传热控制方程 | 第27-28页 |
| ·门的传热过程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4 建筑朝向修正率数值分析 | 第30-47页 |
| ·计算条件 | 第30-33页 |
| ·围护结构构造 | 第30页 |
| ·计算温度 | 第30-31页 |
| ·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| 第31页 |
| ·围护结构表面换热系数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| ·典型日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| ·数值计算 | 第34-45页 |
| ·软件介绍 | 第34-35页 |
| ·负荷朝向修正率 | 第35-40页 |
| ·节能朝向修正率 | 第40-45页 |
| ·朝向差异分析 | 第45页 |
| ·地区差异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5 结论 | 第47-50页 |
| ·本文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·本文未尽工作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| 图表目录 | 第53-54页 |
| 附表 | 第5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