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大气降水中无机硫、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目录 | 第10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| ·大气降水与酸雨污染 | 第13-16页 |
| ·降水的形成 | 第13-14页 |
| ·降水的化学特征 | 第14-15页 |
| ·酸雨的形成及来源 | 第15-16页 |
| ·大气降水硫氮同位素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| ·大气降水硫氮同位素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大气降水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依据与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及现状 | 第2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第2章 研究区背景资料调查 | 第23-27页 |
| ·研究区位置 | 第23页 |
| ·城市气象条件 | 第23-24页 |
| ·成都市空气质量现状 | 第24-27页 |
| ·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水平 | 第24-25页 |
| ·酸雨污染状况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实验部分 | 第27-32页 |
| ·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| 第27-28页 |
| ·采样方法 | 第27页 |
| ·样品的保存 | 第27-28页 |
| ·样品的样品的预处理 | 第28-30页 |
| ·离子树脂柱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| ·水样中硫氮的分离与富集 | 第29-30页 |
| ·样品的测定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第4章 研究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 | 第32-42页 |
| ·离子平衡 | 第32页 |
| ·无机离子 | 第32-38页 |
| ·无机阴离子 | 第33-35页 |
| ·无机阳离子 | 第35-38页 |
| ·无机离子月变化 | 第38页 |
| ·降水的 pH 值和电导率 | 第38-41页 |
| ·pH 值 | 第39页 |
| ·电导率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5章 降水中硫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| 第42-52页 |
| ·降水中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| 第42-45页 |
| ·硫同位素日变化 | 第42-44页 |
| ·硫同位素月变化 | 第44页 |
| ·与其它地区硫同位素值比较 | 第44-45页 |
| ·降水中铵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| 第45-48页 |
| ·铵氮同位素日变化 | 第45-47页 |
| ·铵氮同位素月变化 | 第47页 |
| ·与其他地区铵氮同位素比较 | 第47-48页 |
| ·降水中硝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| 第48-51页 |
| ·硝氮同位素日变化 | 第48-50页 |
| ·硝氮同位素月变化 | 第50页 |
| ·与其他地区硝氮同位素比较 | 第50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6章 硫氮同位素值与各因素的关系 | 第52-59页 |
| ·气象因素 | 第52-56页 |
| ·风向 | 第52-53页 |
| ·温度 | 第53-54页 |
| ·降雨频率 | 第54-56页 |
| ·pH 值 | 第56-57页 |
| ·阴阳离子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| ·阴离子的影响 | 第57页 |
| ·阳离子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| 第7章 降水中硫氮源解析 | 第59-68页 |
| ·降水中硫的来源 | 第59-61页 |
| ·大气降水中硫同位素特征 | 第59页 |
| ·大气降水中硫同位素特征 | 第59-61页 |
| ·降水中铵氮的来源 | 第61-63页 |
| ·大气降水中氮同位素特征 | 第61-62页 |
| ·降水中铵氮的来源 | 第62-63页 |
| ·降水中硝氮的来源 | 第63-65页 |
| ·大气降水中氮同位素特征 | 第63-64页 |
| ·大气降水中氮来源 | 第64-65页 |
| ·降雨酸性成因分析 | 第65-68页 |
| ·离子相关性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酸性成因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结论 | 第68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