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比较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理论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实证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7-19页
第二章 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相关理论概述第19-25页
   ·货币渠道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利率渠道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资产价格渠道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汇率渠道第22页
   ·信贷渠道理论第22-25页
     ·银行贷款渠道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·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第23-25页
第三章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规范性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·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:1998年至今第25-27页
   ·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征第27-29页
第四章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各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第29-51页
   ·实证检验方法:SVAR模型及其识别第29-32页
   ·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第32-34页
   ·模型估计第34-37页
   ·估计结果的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第37-49页
     ·第一阶段:从中介目标变量到渠道关键变量的传导第38-42页
     ·第二阶段:从渠道关键变量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第42-47页
     ·各传导渠道相对重要性的方差分解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·稳健性检验第49页
   ·结论第49-51页
第五章 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建议第51-56页
   ·加强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管理第51-52页
   ·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52-53页
   ·进一步发展完善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第53页
   ·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53-54页
   ·大力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第54页
   ·完善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第54-56页
附表一:各渠道关键变量的方差分解第56-58页
附图一:稳健性检验(一)第58-59页
附图二:稳健性检验(二)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金融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研究
下一篇: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、行业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的实证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