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

叶绿体内膜蛋白转运子的进化与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基因DPC1的克隆及其参与氧化胁迫功能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文献综述第11-40页
 第一部分:叶绿体蛋白转运子的进化起源第11-28页
  1.前言第11-14页
  2.第14-22页
   ·TOC复合体第14-18页
     ·TOC复合体结合前体蛋白的受体成分第14-17页
     ·TOC复合体的孔道蛋白与蛋白的转运第17-18页
   ·TIC复合体第18-21页
   ·前体蛋白在基质中成熟第21-22页
  3 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研究情况第22-25页
  4 TOC与TIC的进化研究第25-28页
 第二部分:PPR家族蛋白与光氧化胁迫第28-40页
  1.PPR家族蛋白简介与其在叶绿体发育中的作用第28-33页
  2.光氧化化胁迫第33-40页
材料与方法第40-64页
 1、材料第40-43页
   ·植物材料、质粒、菌株第40页
   ·工具酶和试剂第40-41页
   ·抗生素与除草剂第41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·所用到的数据库与在线分析软件第42-43页
 2.实验方法第43-64页
   ·植物培养第43页
   ·植物组织DNA的提取第43-45页
   ·PCR第45-51页
   ·热击感受态E.coli制备第51-53页
   ·大肠杆菌的转化第53页
   ·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3页
   ·农杆菌的转化第53-54页
   ·克隆载体的鉴定第54页
   ·拟南芥转化第54-55页
   ·质粒DNA的少量制备 碱裂解法第55页
   ·质粒DNA的大量制备第55-56页
   ·连接体系的建立第56页
   ·RNA抽提及反转录第56-58页
   ·树脂切片法第58-59页
   ·透射电镜材料制作第59-60页
   ·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60-61页
   ·DAB染色与NBT染色第61页
   ·过氧化氢漂白实验第61-62页
   ·Norflurazon处理实验第62页
   ·拟南芥杂交第62页
   ·GUS组织化学染色第62-64页
结果与讨论第64-94页
 第一部分第64-78页
  概述第64-65页
  结果第65-76页
   AtTic21的同源蛋白存在于光合生物中第65-70页
   SynTic21是AtTic21的结构同源蛋白第70-72页
   AtTic2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第72-74页
   SynTic21是AtTic2l的功能同源蛋白第74-76页
  讨论第76-78页
   AtTic21在进化起源上相比其他的膜转运蛋白成分更为保守第76页
   SynTic21在蓝藻中的同源蛋白可能执行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功能第76-77页
   SynTic21蛋白缺少转运肽第77页
   遗传互补的策略可以用于阐明其他蛋白在进化上的起源第77-78页
 第二部分第78-94页
  概述第78页
  结果第78-91页
   突变体dpc1的分离与表型分析第78-79页
   突变体dpc1的光合能力与叶绿体结构观察第79-81页
   基因DPC1的克隆第81-83页
   DPC1编码一个PPR家族的叶绿体定位蛋白第83-86页
   DPC1的表达模式第86页
   叶绿体编码基因的表达与转录后RNA的编辑第86-88页
   DPC1对于植物维持拟南芥的光氧化耐受是必需的第88-89页
   质体向细胞核的逆向信号传导过程在dpc1中没有受到影响第89-91页
  讨论第91-94页
   dpc1的表型第91-92页
   DPC1编码一个羧基端含有SMR结构域的PPR家族的叶绿体蛋白第92页
   DPC1的功能第92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8页
附录第108-112页
 引物表第108-109页
 载体图第109-112页
发表论文第112-113页
致谢第113页

论文共11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拟南芥泛素连接酶SRAR1的功能研究
下一篇:拟南芥suf3突变体对种子萌发及胚胎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