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导论 | 第11-17页 |
| ·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问题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第1章 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社会主义因素的可能性 | 第17-23页 |
| ·对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社会主义因素理论的正本清源 | 第17-20页 |
| ·传统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| 第17-18页 |
| 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| 第18-20页 |
| ·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社会主义因素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2页 |
| ·内部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| 第20-21页 |
| ·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生产力持续发展、前后承继的过程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2章 当代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的客观表现 | 第23-35页 |
| ·资本社会化 | 第23-28页 |
| ·日臻完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| 第23-25页 |
| ·合作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扬弃 | 第25-26页 |
| ·股份制是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占有方式 | 第26-28页 |
| ·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化 | 第28-29页 |
| ·社会福利制度化 | 第29-31页 |
| ·企业管理的民主化 | 第31-33页 |
| ·三大差别的缩小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3章 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社会主义因素的原因 | 第35-46页 |
| ·生产力发展的革命作用 | 第35-39页 |
| ·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| 第35-37页 |
| ·生产力的大发展迫使当代资本主义因应改变 | 第37-39页 |
| ·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 | 第39-43页 |
| ·工人通过罢工斗争迫使资本家让步 | 第39-40页 |
| ·工会组织成为抗衡资本统治的阵地 | 第40-41页 |
| ·社会民主党人政治活动的成就 | 第41-43页 |
| 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就的积极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4章 对当代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发展趋势的预判 | 第46-61页 |
| ·“两个必然”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 | 第46-51页 |
| ·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| 第46-49页 |
| ·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| 第49-51页 |
| 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 | 第51-55页 |
| ·当代资本主义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| 第51-52页 |
| ·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历史局限性 | 第52-53页 |
| 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| 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增大 | 第55-60页 |
| ·马恩对“两个必然”的实现道路的论述 | 第56-57页 |
| ·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在减弱 | 第57-58页 |
| 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因素日渐凸显 | 第58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结论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