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培养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1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 | 第13-23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公民意识的相关理论 | 第14-23页 |
·公民的由来及其含义 | 第14-17页 |
·公民意识的涵义及其构成 | 第17-20页 |
·影响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| 第20-21页 |
·公民意识的社会意义 | 第21-23页 |
2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| 第23-33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特点 | 第23-25页 |
·公民身份意识增强 | 第23页 |
·民主意识有所增强 | 第23-24页 |
·权利意识有所增强 | 第24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增强的原因 | 第24-25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依然淡薄 | 第25-27页 |
·公民主体意识仍然不强 | 第25-26页 |
·公民权利意识仍然淡薄 | 第26页 |
·公民责任意识淡化 | 第26-27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淡薄的原因 | 第27-33页 |
·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结果 | 第27页 |
·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排斥心理和惯性思维 | 第27-29页 |
·法律不够健全造成的公民身份的不平等 | 第29-31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原因 | 第31-33页 |
3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 | 第33-45页 |
·政府需从制度上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的权利保障 | 第33-39页 |
·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| 第33-34页 |
·积极推进政治民主化改革 | 第34-35页 |
·强化政府为农民工服务的职能 | 第35页 |
·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 | 第35-36页 |
·政府要强化对企业用工的监管职能 | 第36-37页 |
·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支持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培训活动 | 第38-39页 |
·营造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提高的和谐环境 | 第39-41页 |
·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自我管理的机构 | 第39页 |
·加强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介入 | 第39-40页 |
·社区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和市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| 第40-41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| 第41-45页 |
·加快形成完善的公民意识 | 第41-42页 |
·理性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| 第42-43页 |
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| 第43页 |
·克服自卑心理、从众心理、攀比心理 | 第43-45页 |
结束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