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--基于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的个案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6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(二)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一)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| (二)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三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(一) 国内研究述评 | 第10-12页 |
| (二) 国外研究述评 | 第12页 |
| 四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五、论文框架和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六、可能创新与局限 | 第14-16页 |
| (一) 可能创新 | 第14-15页 |
| (二) 局限性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居住模式的变迁 | 第16-27页 |
| 一、集中居住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| (一) 自然村落 | 第16页 |
| (二) 集中居住 | 第16-17页 |
| (三) 官亭镇的地域界定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农民居住模式的变迁 | 第18-20页 |
| (一) 集中居住之前官亭农民的居住模式 | 第18-19页 |
| (二) 集中居住之后官亭农民的居住模式 | 第19-20页 |
| 三、农民居住模式变迁的动因分析 | 第20-27页 |
| (一)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 | 第21-24页 |
| (二) 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| 第24-25页 |
| (三)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用地的要求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官亭镇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| 第27-40页 |
| 一、关乎农民利益的两大问题 | 第27-32页 |
| (一) 农民的宅基权益被侵犯 | 第27-29页 |
| (二) 耕地流转存在问题 | 第29-32页 |
| 二、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| (一) 拆迁补偿没有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| 第32页 |
| (二) 小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责任不到位 | 第32-33页 |
| (三) 后续管理力度不足 | 第33-34页 |
| 三、农民生活受到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(一) 拆旧搬新成本高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庭院经济消失 | 第35页 |
| (三) 农民就业困难 | 第35-36页 |
| 四、公共设施利用程度不高 | 第36-37页 |
| 五、对社区网络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六、典型案例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思考和建议 | 第40-46页 |
| 一、对官亭镇农民集中居住的思考 | 第40-43页 |
| (一) 模式选择的可行性 | 第40页 |
| (二) 农民主体利益被侵犯 | 第40-42页 |
| (三) 房屋升值问题存在异议 | 第42页 |
| (四) 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| 第42-43页 |
| 二、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建议 | 第43-46页 |
| (一)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| 第43-44页 |
| (二) 因地制宜 | 第44页 |
| (三) 集中居住工作要由政府主导向农民主导转变 | 第44页 |
| (四) 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指引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