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图表目录 | 第9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1、选题缘起 | 第10-11页 |
2、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3、本文见解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1840年之前的英国邮政系统 | 第14-40页 |
第一节 邮政机构的历史回顾 | 第14-20页 |
1、世界邮政简要回顾(古代和中世纪) | 第14-16页 |
2、英国邮政的起源和历史发展(十八世纪前) | 第16-20页 |
a.邮政机构的起源和早期发展(盎格鲁-撒克逊时期至都铎时期) | 第16-17页 |
b.邮政机构的扩张以及邮政业务的建立(斯图亚特时期至克伦威尔时期) | 第17-18页 |
c.立法的保护及邮政系统的形成(威廉玛丽时期至汉诺威时期)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希尔改革前的主要邮政业务(1710-1837) | 第20-30页 |
1、邮政业务的整体状况 | 第20-23页 |
a.业务种类和邮资标准 | 第20-21页 |
b.邮政业务的缺陷 | 第21-23页 |
2、艾伦针对交互邮政的调整 | 第23-25页 |
a.交互邮政的调整内容 | 第23-24页 |
b.调整取得的成果 | 第24-25页 |
c.对艾伦先生的评价 | 第25页 |
3.帕尔默的改革 | 第25-27页 |
a.改革缘起 | 第25-26页 |
b.改革的内容和成果 | 第26页 |
c.改革的意义及对帕尔默的评价 | 第26-27页 |
4、华莱士与邮政系统 | 第27-30页 |
a.邮政系统的发展和转变(1792-1833) | 第27-28页 |
b.华莱士的改革法案 | 第28-29页 |
c.对华莱士的评价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文官制度改革前的邮政系统管理制度(十八世纪) | 第30-39页 |
1、邮政系统管理制度的特点 | 第30-36页 |
a.部门设置与职责分配 | 第30-31页 |
b.人员组成及薪酬状况 | 第31-32页 |
c.晋升制度 | 第32-34页 |
d.管理制度的几个问题 | 第34-36页 |
2、邮政系统的主要职能 | 第36-39页 |
a.通讯中心 | 第36-37页 |
b.情报工具 | 第37-38页 |
c.收入来源 | 第38-3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二章 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邮政系统(1840-1868) | 第40-75页 |
第一节 罗兰·希尔针对邮政业务的改革 | 第40-65页 |
1、罗兰·希尔改革的历史背景 | 第40-43页 |
a.19 世纪三十年代的改革运动 | 第40-41页 |
b.功利主义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c.希尔及其家族 | 第42-43页 |
2、1840年便士邮政改革 | 第43-64页 |
a.《邮局改革》小册子的酝酿和出版(1835-1837) | 第43-47页 |
b.《邮局改革》的影响:阻力和动力(1837-1839) | 第47-50页 |
c.新邮政法令的生成(1839-1840) | 第50-51页 |
d.便士邮政的推行情况和短期成果(1840-1843) | 第51-54页 |
e.希尔的回归以及改革的长期效应(1846-1864) | 第54-62页 |
f.对希尔的评价 | 第62-64页 |
3、希尔改革的历史意义 | 第64-65页 |
第二节 邮政系统管理体制的改革 | 第65-74页 |
1、改革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| 第65-69页 |
a.旧体制的弊端 | 第65-66页 |
b.诺斯科特——屈威廉报告的提出 | 第66-69页 |
2、改革的启动 | 第69-73页 |
a.改革的过程和具体内容 | 第69-72页 |
b.改革取得的成果及导致的变化 | 第72-73页 |
3、改革的意义 | 第73-7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三章 1864-1912年间的英国邮政系统 | 第75-87页 |
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晚期邮政系统的发展 | 第75-78页 |
1、邮费的削减 | 第75-76页 |
2、邮政业务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化 | 第76-78页 |
第二节 邮政系统与电报业和电话业的关系 | 第78-85页 |
1、邮政系统与电报业 | 第78-81页 |
a.电报业的产生和确立 | 第78-79页 |
b.邮政系统对电报业的垄断 | 第79-80页 |
c.邮政系统管控下电报业的发展 | 第80-81页 |
2、邮政系统与电话业 | 第81-85页 |
a.电话的发明及电话业的产生 | 第81-83页 |
b.邮政系统的介入 | 第83-84页 |
c.电话业的国有化 | 第84-8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结语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5页 |
附录1: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| 第92-95页 |
后记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