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7页 |
·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| 第20-27页 |
·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低碳经济的涵义 | 第20页 |
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| 第20-21页 |
·低碳经济的脱钩理论 | 第21页 |
·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4页 |
·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内涵 | 第22-23页 |
·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规律 | 第23-24页 |
·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 | 第24页 |
·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| 第24-25页 |
·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4页 |
·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 | 第27页 |
·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焦作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8页 |
·白银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东营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9页 |
·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| 第29-30页 |
·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·产业结构单一及资源依赖性强 | 第30页 |
·内部结构不合理 | 第30-31页 |
·能源消耗严重 | 第31-32页 |
·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主导产业发展 | 第32页 |
·潜在就业压力大 | 第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| 第34-53页 |
·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4-37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4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各指标的具体内容 | 第35-37页 |
·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 | 第37-42页 |
·AHP层次分析法 | 第37-39页 |
·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 | 第39-40页 |
·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联合使用的优点 | 第40页 |
·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主导产业的确定 | 第40-42页 |
·实例分析---以大庆市为例 | 第42-51页 |
·大庆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 | 第42-44页 |
·低碳经济对大庆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 | 第44-45页 |
·大庆市主导产业选择 | 第45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53-58页 |
·国外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启示 | 第53-54页 |
·德国鲁尔转型发展模式 | 第53页 |
·美国匹兹堡复兴发展模式 | 第53-54页 |
·法国洛林更新发展模式 | 第54页 |
·低碳经济下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| 第54-57页 |
·优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降低资源依赖性 | 第54-55页 |
·调整主导产业内部结构 | 第55页 |
·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 | 第55-56页 |
·保护生态环境 | 第56-57页 |
·建立就业保障机制 | 第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62-63页 |
附表1 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 | 第63-64页 |
附表2 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| 第64-66页 |
附表3 大庆市各产业评价指标标准值T专家咨询表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9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