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5页 |
·团簇的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团簇简介 | 第13-14页 |
·团簇的分类 | 第14页 |
·团簇的性质 | 第14-15页 |
·团簇的实验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Au_n 团簇和受配体保护的Au_n 团簇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6页 |
·Au_n 团簇研究背景 | 第16-24页 |
·被配体保护的Au_n 团簇 | 第24-26页 |
·M_(20)(M=Cu, Ag, Au)团簇的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5页 |
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计算方法 | 第35-51页 |
·量子化学简介 | 第35-36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 | 第36-41页 |
·Kohn-Sham 方程 | 第36-37页 |
·交换相关势 | 第37-41页 |
·相对论效应 | 第41-43页 |
·电荷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44-48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软件 | 第44-45页 |
·计算细节 | 第45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第三章 M_(20)(M=Cu, Ag, Au)的几何结构和能量分析 | 第51-6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51-52页 |
·计算方法的选取 | 第52-57页 |
·计算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·M_(20)团簇的几何结构 | 第57-58页 |
·M_(20)(M=Cu, Ag, Au)团簇的电子轨道能级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第四章 M_(20)(PMe_3)_4 (M=Cu, Ag, Au) 面心配位和顶点配位的几何结构分析 | 第65-7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65-66页 |
·计算方法的选取 | 第66-70页 |
·计算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第五章 M_(20)(PMe_3)_4 (M=Cu, Ag, Au) 面心配位和顶点配位的能量分析 | 第77-8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7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77-78页 |
·计算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4页 |
·M_(20)(PMe_3)_4 (M=Cu, Ag, Au)的电子轨道能级分析 | 第78-81页 |
·M_(20)(PMe_3)_4 (M=Cu, Ag, Au)的NBO 电荷分析 | 第81-83页 |
·M_(20)(PMe_3)_4 (M=Cu, Ag, Au)的吸附能分析 | 第83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