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2 城市滨水绿地解读 | 第13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城市滨水绿地概念辨析 | 第17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7页 |
·概念辨析 | 第17页 |
·城市滨水绿地分类 | 第17-20页 |
·按绿地形态分 | 第18页 |
·按水体类别分 | 第18-19页 |
·按空间形态分 | 第19-20页 |
·城市滨水绿地功能 | 第20-23页 |
·城市生活的命脉 | 第20-21页 |
·休闲游憩的场所 | 第21页 |
·改善城市环境 | 第21-22页 |
·丰富城市形象 | 第22页 |
·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3 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| 第25-32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概念辨析 | 第25-26页 |
·生态的概念 | 第25页 |
·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概念辨析 | 第25-26页 |
·设计与生态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设计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| 第26页 |
·设计符合生态学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设计是对生态环境的补偿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| 第28-31页 |
·场地文脉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功能设计 | 第29页 |
·生态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综合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基本内容及原则 | 第32-43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基本内容 | 第32-38页 |
·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,利用水资源 | 第32-34页 |
·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| 第34-35页 |
·运用天然环保材料和做法 | 第35-37页 |
·采用可再生能源 | 第37页 |
·生态教育 | 第37-38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| 第38-41页 |
·自然生态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原则 | 第39页 |
·安全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9页 |
·文脉延续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5 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方法及步骤 | 第43-48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调查 | 第43页 |
·调查城市滨水绿地复合生态系统中城市现状 | 第43-44页 |
·确定生态空间结构模式 | 第44-45页 |
·根据规划滨水生态空间结构确定规划设计方案 | 第45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步骤 | 第45-47页 |
·明确规划设计问题及机遇 | 第45页 |
·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| 第45-46页 |
·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探索 | 第46页 |
·持续的社会及市民的参与 | 第46页 |
·规划与设计的实施与管理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6 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| 第48-55页 |
·合理功能定位和景观布局 | 第48页 |
·保护利用现有滨水绿地资源 | 第48-49页 |
·传承历史文化和修复历史遗迹 | 第49页 |
·生态驳岸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生态驳岸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| 第49-50页 |
·生态驳岸的做法 | 第50-51页 |
·植物生态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滨水绿地植物规划指导思想 | 第52页 |
·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7 城市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| 第55-71页 |
·义乌佛堂江北绿地工程规划设计 | 第55-61页 |
·项目概况 | 第55页 |
·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| 第55-61页 |
·杭州运河(拱墅区段)两侧沿岸绿化景观提升规划设计 | 第61-70页 |
·项目概况 | 第61-63页 |
·生态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| 第63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8 结论 | 第71-7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7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