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背景 | 第10页 |
·城市用地矛盾突出 | 第10页 |
·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凸显 | 第10页 |
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全面铺开 | 第10页 |
·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9页 |
·国外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土地集约利用实践 | 第12-14页 |
·内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内地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实践 | 第15-16页 |
·港台地区土地利用研究与实践 | 第16-17页 |
·目前评价模型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论文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2 集约利用内涵及基础理论研究 | 第22-32页 |
·集约利用内涵 | 第22-27页 |
·集约利用概念由来 | 第22-23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内涵 | 第23-24页 |
·部分城市在评价过程中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认识 | 第24-26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基础理论研究 | 第27-32页 |
·土地区位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地租和地价理论 | 第28页 |
·土地报酬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城市土地规划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| 第30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功能理论 | 第31页 |
·市场机制与最优化利用理论 | 第31-32页 |
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观背景分析和用地状况调查 | 第32-60页 |
·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观背景分析 | 第32-43页 |
·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与自然条件 | 第32-33页 |
·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历程与定位演变 | 第33-35页 |
·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相关重要规划与法规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·开发区用地状况调查 | 第43-60页 |
·调查工作概述 | 第43页 |
·开发区基本信息 | 第43-45页 |
·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 | 第45-55页 |
·开发区投入产出状况 | 第55-57页 |
·开发区土地管理状况 | 第57-58页 |
·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 | 第58-60页 |
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 | 第60-88页 |
·多因素综合评价 | 第60-71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| 第60-61页 |
·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 | 第61-62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 | 第62-67页 |
·权重值的测算 | 第67-69页 |
·集约度分值计算 | 第69-71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 | 第71-80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集合 | 第72页 |
·确定评价等级集合 | 第72-75页 |
·建立隶属函数 | 第75-77页 |
·确定指标层判断矩阵 | 第77-78页 |
·建立权值集 | 第78页 |
·计算子目标综合评价结果 | 第78页 |
·建立子目标层模糊矩阵 | 第78-79页 |
·计算目标层综合评价结果 | 第79页 |
·建立模糊矩阵并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| 第79页 |
·与评价等级综合考虑后的最终结果 | 第79-80页 |
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| 第80-82页 |
·开发区土地分区评价 | 第82-88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| 第82-83页 |
·对评价范围分区 | 第83-85页 |
·对各区块进行评价 | 第85页 |
·分区评价结果分析 | 第85-88页 |
5 建议对策及结论 | 第88-92页 |
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| 第88-90页 |
·合理制定规划,按规划严格审批用地 | 第88页 |
·盘活存量用地 | 第88页 |
·提高管理绩效 | 第88-89页 |
·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| 第89页 |
·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鼓励约束机制 | 第89页 |
·规程改进建议 | 第89-90页 |
·结论 | 第90-92页 |
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90页 |
·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