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联合征信体系的构建及相关对策研究

中文提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-9页
第一章 信用风险与征信体系的关系第9-20页
   ·信用风险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本质第9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管理第9-11页
   ·我国银行业两种信贷保障方式概况第11-14页
     ·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征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·关于征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关于征信体系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关于征信体系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·发展征信体系的必要性第16-20页
第二章 征信体系的效率与应用价值研究第20-42页
   ·征信体系的意义——成本收益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  ·征信体系的成本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征信体系的收益第21页
     ·征信体系的成本收益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·征信体系价值的博弈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·征信体系与抵押机制效率的比较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 ·贷款保障效果比较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信贷规模比较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比较第34-36页
     ·适用金融环境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·征信体系的可行性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国外发展征信体系的成功实践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我国发展征信体系的经济金融环境第39-42页
第三章 国外征信发展模式的比较及经验借鉴第42-50页
   ·三种典型的联合征信发展模式概况及比较第42-48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行业协会主导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欧洲的央行主导模式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国外征信模式比较第46-48页
   ·国外联合征信模式的经验借鉴第48-50页
第四章 我国联合征信体系的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第50-58页
   ·我国企业征信的发展模式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企业征信发展现状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企业征信模式选择——特许经营模式第51-52页
   ·我国个人征信的发展模式选择第52-54页
     ·个人征信发展现状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个人征信模式选择——私营模式第53-54页
   ·我国从同业征信过渡到联合征信系统的相关对策第54-58页
     ·征信立法的“联合”统一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信用信息的“联合”征集第55-56页
     ·重视政府对“联合”征信的引导作用第56页
     ·企业信用评级与个人信用评估的“联合”制定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积极培育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第57-58页
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科研情况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详细摘要第63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股市泡沫问题研究
下一篇:银行主导下的日本高科技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