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发展观与宏观调控法理念的耦合 | 第11-16页 |
(一) 经济发展的需要催生宏观调控法 | 第11-12页 |
(二) 发展观对宏观调控法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(三) 发展观的衍变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(四) 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宏观调控法 | 第14-16页 |
二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法的社会本位理念 | 第16-23页 |
(一) 社会本位理念的内涵 | 第16页 |
(二) 社会整体利益-宏观调控法的法益目标 | 第16-18页 |
(三) 以人为本-社会本位理念的人文定位 | 第18-20页 |
(四) 以人为本-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宗旨 | 第20-21页 |
(五) 社会本位理念在宏观调控法中的贯彻和执行 | 第21-23页 |
三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| 第23-29页 |
(一)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 | 第23页 |
(二) 生态持续发展 | 第23-26页 |
(三) 产业持续发展 | 第26-28页 |
(四) 人力持续发展 | 第28-29页 |
四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法的协调发展理念 | 第29-34页 |
(一) 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 | 第29-30页 |
(二) 协调发展理念提出的必要性 | 第30-32页 |
(三) 协调发展理念在宏观调控法中的的贯彻 | 第32-34页 |
五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法的效率与公平理念 | 第34-41页 |
(一) 效率与公平理念的内涵 | 第34-37页 |
(二) 效率理念 | 第37-38页 |
(三) 公平理念 | 第38-40页 |
(四) 正确处理经济公平与效率关系 | 第40-41页 |
六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调控法的政府职能理念 | 第41-48页 |
(一)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(二) 经济建设为主导转变为一个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型的政府 | 第44-45页 |
(三) 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,真正实现法治政府 | 第45-47页 |
(四) 从封闭型的政府向公开、透明的政府转变 | 第47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