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协作网络中高效传输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目录第10-13页
图目录第13-15页
符号与缩写说明第15-1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9-2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23-25页
第二章 本论文相关的关键技术第25-44页
   ·分集技术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分集合并技术第26页
     ·协作分集技术第26-31页
   ·ARQ技术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协作ARQ技术第33页
   ·降低发送端复杂度的技术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信源编码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压缩感知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两种技术的结合第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38-44页
第三章 译码转发中继网络的中继协议性能研究第44-75页
   ·引言第44-45页
   ·系统模型第45-48页
   ·系统只有一个中继的情况第48-51页
   ·系统具有多个中继的情况第51-59页
     ·noS协议第51-53页
     ·SC协议第53-56页
     ·OR协议第56-59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59-67页
     ·三种中继协议的性能第60-65页
     ·不同中继协议的性能对比第65-67页
   ·附录第67-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2-73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73-75页
第四章 Nakagami-m信道中ARQ方案性能研究第75-125页
   ·引言第75-77页
   ·近似方案第77-80页
   ·传统HARQ协议的性能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  ·系统描述第80-81页
     ·性能推导第81-85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85-87页
   ·只有一个中继时CARQ的性能分析第87-107页
     ·系统描述第88-89页
     ·性能推导第89-96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96-101页
     ·附录第101-107页
   ·具有两个中继时CARQ的性能分析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·系统描述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性能推导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112-114页
   ·附录第114-1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1-122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122-125页
第五章 低复杂度发送端的协作中继系统设计第125-138页
   ·引言第125-126页
   ·基于完全采样DVC的协作中继结构第126-129页
   ·基于欠采样DVC的协作中继结构第129-131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·在删余信道下的性能结果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在衰落有噪信道下的性能结果第134-1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6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136-138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38-142页
   ·总结第138-139页
   ·展望第139-141页
   ·本章参考文献第141-142页
致谢第142-14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43-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异构/融合网络中端到端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研究
下一篇:下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及切换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