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VoIP语音质量增强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4页 |
·概述 | 第11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VoIP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| 第14-27页 |
·VoIP基本原理和传输过程 | 第14-16页 |
·信令协议(SIP&H.323) | 第16-18页 |
·H.323协议 | 第16-17页 |
·SIP协议 | 第17-18页 |
·实时传输协议(RTP/RTCP) | 第18-22页 |
·RTP协议 | 第18-20页 |
·RTCP协议 | 第20-22页 |
·编解码器 | 第22-26页 |
·采用波形编码的编码器 | 第22-23页 |
·采用CELP模型编码的编码器 | 第23-24页 |
·GIPS公司提出编码协议 | 第24-25页 |
·VoIP语音编码器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语音质量增强技术 | 第27-40页 |
·语音质量的测试方法(MOS) | 第28-29页 |
·丢包处理技术 | 第29-33页 |
·丢包恢复技术 | 第29-31页 |
·丢包隐藏技术 | 第31-33页 |
·抖动缓存技术 | 第33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源端速率自适应算法 | 第40-46页 |
·网络突发大时延 | 第40-41页 |
·源端速率自适应调整算法 | 第41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OPNET仿真 | 第46-60页 |
·网络拓扑 | 第47-54页 |
·仿真设计 | 第54-57页 |
·注册全局统计量 | 第54-56页 |
·修改进程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57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总结 | 第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