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一、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第12-22页
 (一) 惩罚性损害赔偿的含义和特征第12-14页
  1. 罚性损害赔偿的含义第12-13页
  2. 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特征第13-14页
 (二) 惩罚性损害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探讨第14-18页
  1. 惩罚性损害赔偿与补偿性损害赔偿的关系第14-16页
  2. 惩罚性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第16-17页
  3. 惩罚性损害赔偿与罚款、罚金的关系第17-18页
 (三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第18-21页
  1. 补偿功能第19页
  2. 惩罚功能第19-20页
  3. 遏制功能第20页
  4. 激励功能第20-21页
 (四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探讨第21-22页
二、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分析第22-31页
 (一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分析第22-26页
  1. 古代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第22-23页
  2. 近现代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第23-24页
  3.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未来第24-25页
  4.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正当性分析第25-26页
 (二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的价值分析第26-29页
  1. 秩序价值第26-27页
  2. 自由和平等价值第27-28页
  3. 正义价值第28-29页
 (三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第29-31页
  1. 有效的预防第29-30页
  2. 有效的执法第30-31页
三、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第31-40页
 (一)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1-35页
  1. 侵权责任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第32-33页
  2. 契约责任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第33-35页
 (二) 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5-39页
  1. 侵权责任中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5-37页
  2. 契约责任中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7-38页
  3. 判定适用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隐性标准(社会公共利益标准)第38-39页
 (三) 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确定第39-40页
四、我国现行法上相关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规定及对其的评析第40-47页
 (一) 对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49 条的评析第41-44页
  1. 消法第49 条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规定的制度渊源第42页
  2. 关于“知假买假”是否适用消法第49 条第42-43页
  3. 消法第49 条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的责任性质范围第43-44页
  4. 赔偿基数与赔偿数额的规定第44页
 (二) 对《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8条、第9条的评析第44-46页
 (三) 对《食品安全法》第96 条的评析第46-47页
五、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第47-54页
 (一) 我国在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上是否需要“西学东渐”?第47-48页
 (二) 我国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模式选择第48-50页
  1. 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介绍第48-49页
  2. 我国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第49-50页
 (三) 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第50-54页
  1. 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第51-52页
  2. 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第52页
  3. 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确定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绝对新颖性存在的现实基础及有效措施
下一篇: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