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歌詩賦記改編為戲曲現象 | 第9-19页 |
第一節 歌詩賦記改編為戲曲現象 | 第9-10页 |
第二節 歌詩賦記及其改編的戲曲 | 第10-19页 |
第二章 詩與曲之詩性比較 | 第19-41页 |
第一節 詩歌與戲曲 | 第19-21页 |
第二節 關於《長恨歌》納入研究範疇的一點說明 | 第21-24页 |
第三節 抒情特性比較 | 第24-41页 |
一、音樂表現 | 第24-29页 |
二、詩詞借用 | 第29-36页 |
三、“詩云”自創 | 第36-38页 |
四、“根情”追求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詩與曲之敍事性比較 | 第41-49页 |
第一節 敍事學理論中相關術語的簡單概述 | 第41-42页 |
第二節 敍事特性比較 | 第42-49页 |
一、敍事時間 | 第42-43页 |
二、敍事視角 | 第43-46页 |
三、敍事結構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詩與曲之人物塑造比較 | 第49-53页 |
第一節 朦朧與直觀 | 第49-51页 |
第二節 扁平與圓形 | 第51-53页 |
參考文獻 | 第53-56页 |
攻讀學位期間所發表的論文 | 第56-58页 |
致謝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