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部分 实验方法 | 第8-14页 |
1 病例筛选 | 第8-10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8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8-9页 |
·纳入病例标准 | 第9页 |
·排除病例标准 | 第9页 |
·剔除病例标准 | 第9-10页 |
2 临床治疗方法 | 第10页 |
·病例分组 | 第10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0页 |
3 观测方法与项目 | 第10-11页 |
·观察指标 | 第11页 |
·观察时间 | 第11页 |
4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1-13页 |
·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| 第11-12页 |
·病情分级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临床疗效分析 | 第13页 |
·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13页 |
5 统计学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14-17页 |
1 病例分组 | 第14-15页 |
2 试验结果 | 第15-16页 |
3 安全性观察 | 第16页 |
4 不良反应 | 第16-17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17-26页 |
1 中医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2 西医理论依据 | 第22-26页 |
第四部分 结论 | 第26-27页 |
致谢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附表 | 第31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