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高效银企互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目前银企关系现状 | 第7-8页 |
·目前银企之间存在的问题 | 第8-9页 |
·本文章节安排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银企互联相关技术 | 第11-17页 |
·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数据加密 | 第11-12页 |
·数字签名 | 第12-13页 |
·XML | 第13-15页 |
·XML概述 | 第13页 |
·XML特性 | 第13-14页 |
·XML优势 | 第14-15页 |
·银企互联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银企互联定义 | 第15-16页 |
·银企互联优势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安全高效银企互联平台建设需求分析与设计 | 第17-22页 |
·银企互联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建设目标 | 第17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18页 |
·银企互联平台总体设计 | 第18-22页 |
·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网络结构图 | 第19-20页 |
·系统结构图 | 第20页 |
·通讯模式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交易模式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安全高效银企互联平台详细设计 | 第22-52页 |
·银企互联银行端设计 | 第22-26页 |
·宿主系统选型 | 第22页 |
·服务端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系统参数设计 | 第23-24页 |
·通信规范设计 | 第24-26页 |
·银企互联企业端设计 | 第26-31页 |
·宿主系统选型 | 第26页 |
·企业端界面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企业端系统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通信规范设计 | 第28-30页 |
·系统参数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信息安全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安全总体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签名与验签 | 第32-33页 |
·加密与解密 | 第33-34页 |
·报文处理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监控设计 | 第35-43页 |
·监控总体设计 | 第36-37页 |
·通讯模型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通讯报文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报文配置 | 第39-42页 |
·展示层界面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报文转换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报文转换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报文转换需要考虑的因素 | 第44页 |
·报文转换的功能 | 第44-45页 |
·流量控制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流量控制的相关概念 | 第45-47页 |
·流量控制设计思路 | 第47页 |
·流量控制流程 | 第47-48页 |
·日志系统设计 | 第48-52页 |
·日志作用与类别 | 第49页 |
·日志级别 | 第49-50页 |
·日志记录格式 | 第50页 |
·日志内容记录规则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安全高效银企互联平台实现 | 第52-78页 |
·银企互联银行端实现 | 第52-61页 |
·服务端接收服务(centsvr) | 第53-54页 |
·主动发送服务(centcli) | 第54-56页 |
·共享内存及信号量实现 | 第56-60页 |
·通信句柄传递 | 第60-61页 |
·银企互联企业端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通讯模块的实现 | 第61-63页 |
·文件传输实现 | 第63-65页 |
·信息安全实现 | 第65-69页 |
·硬件加密实现 | 第66-67页 |
·软件加密实现 | 第67-69页 |
·监控实现 | 第69-73页 |
·异步通讯实现 | 第70-71页 |
·报文处理实现 | 第71-73页 |
·报文转换实现 | 第73-75页 |
·实现思路 | 第73-74页 |
·报文转换流程 | 第74-75页 |
·日志系统实现 | 第75-78页 |
·日志文件容量控制 | 第75-76页 |
·日志内容格式 | 第76-77页 |
·日志记录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银企互联平台性能测试 | 第78-82页 |
·测试需求 | 第78页 |
·测试方案设计 | 第78-80页 |
·测试模型 | 第78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78-79页 |
·测试环境配置 | 第79-80页 |
·测试结果及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基准测试 | 第80页 |
·单交易负载测试 | 第80-81页 |
·综合场景负载测试 | 第81页 |
·稳定性测试 | 第81页 |
·测试结论 | 第81-8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·总结 | 第82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