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| 第13-14页 |
| 2 中国煤炭供需现状定性分析 | 第14-20页 |
| ·世界煤炭资源概况 | 第14页 |
| ·我国煤炭消费形式分析 | 第14-17页 |
| ·我国煤炭消费需求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·我国煤炭市场供给分析 | 第17-20页 |
| ·我国煤炭供给格局 | 第17-18页 |
| ·影响我国煤炭供给的因素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3 能源预测模型 | 第20-34页 |
| ·能源预测的分类 | 第20页 |
| ·能源预测的基本原则 | 第20-21页 |
| ·能源预测的步骤 | 第21页 |
| ·神经网络 | 第21-27页 |
| ·基本理论 | 第22页 |
| ·学习规则 | 第22-24页 |
| ·网络结构的确定 | 第24-27页 |
| ·灰色预测模型 | 第27-30页 |
| ·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| 第27-28页 |
| ·GM(1,N)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ARMA模型预测法 | 第30-34页 |
| ·ARMA模型的基本思想 | 第30页 |
| ·ARMA模型的建模条件 | 第30-31页 |
| ·ARMA模型的识别和建立 | 第31-34页 |
| 4 中国煤炭需求预测 | 第34-50页 |
| ·指标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评价 | 第34-36页 |
| ·煤炭指标 | 第36-37页 |
| ·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| 第37-38页 |
| ·灰色模型预测 | 第38-40页 |
| ·ARMA模型预测 | 第40-44页 |
| ·部门分析法预测 | 第44-47页 |
| ·第一产业煤炭需求预测 | 第44页 |
| ·第二产业煤炭需求预测 | 第44-46页 |
| ·第三产业煤炭需求预测 | 第46-47页 |
| ·居民生活煤炭需求预测 | 第47页 |
| ·中国煤炭消费量预测 | 第47页 |
| ·预测结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5 基于Agent的中国煤炭消费预测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9页 |
| ·Agent概念 | 第50页 |
| ·Agent结构 | 第50-51页 |
| ·模型与Agent | 第51-53页 |
| ·系统的设计 | 第53-55页 |
| ·系统的实现 | 第55-59页 |
| 6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3-65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