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方式现状和发展研究
论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位的战略性及特殊性 | 第7页 |
·改进融资方式的必要性 | 第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8页 |
·本文的探索与不足 | 第8-10页 |
2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建设融资综述 | 第10-24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 | 第10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国际历程及特点 | 第10页 |
·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融资必要性 | 第13-14页 |
·融资的实质和目的 | 第14页 |
·组织机构 | 第14页 |
·融资主体 | 第14-15页 |
·预期收益 | 第15页 |
·主要融资方式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直接融资 | 第16-17页 |
·间接融资 | 第17页 |
·发达国家市政建设融资模式选择 | 第17-20页 |
·美国市政建设融资模式的特点 | 第18页 |
·英国市政建设融资模式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德国市政建设融资模式的特点 | 第19页 |
·发达国家市政建设融资模式的启发 | 第19-20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方式选择 | 第20-24页 |
·股权融资的成本及可行性 | 第20-21页 |
·债券融资的成本及可行性 | 第21页 |
·信托融资的成本及可行性 | 第21-22页 |
·BOT项目融资的成本及可行性 | 第22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方式选择 | 第22-24页 |
3 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体制现状 | 第24-28页 |
·土地与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体制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 | 第26-28页 |
·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·投资主体单一、融资方式单调 | 第28-29页 |
·政府投入力量有限 | 第29页 |
·传统融资方式受到挑战 | 第29-31页 |
4 改进融资方式——以A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| 第31-36页 |
·改进的原则和思路 | 第31页 |
·A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概况 | 第31页 |
·融资现状 | 第31-32页 |
·A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模式设计 | 第32-36页 |
·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32-33页 |
·融资规模 | 第33-34页 |
·融资组合 | 第34页 |
·市政债券融资方案 | 第34-35页 |
·上市融资方案 | 第35-36页 |
5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方式改进对策 | 第36-47页 |
·合理、有效的发挥政府职能 | 第36-37页 |
·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 | 第36页 |
·合理构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融资结构 | 第36页 |
·严格融资管理和使用 | 第36-37页 |
·依托投资开发(管理)总公司提高融资能力 | 第37页 |
·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| 第37-45页 |
·采用融资组合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目标模式 | 第38-39页 |
·采用不同融资方式——融资组合方案 | 第39-45页 |
·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5-47页 |
·贷款融资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45页 |
·股权融资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45页 |
·债券融资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45页 |
·信托融资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45-46页 |
·BOT项目融资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2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