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3页 |
·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| 第10页 |
·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理论基础 | 第10-14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| 第10-11页 |
·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因素 | 第11-12页 |
·提高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几个途径 | 第12-13页 |
·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·稀土发光配合物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| 第13页 |
·稀土发光配合物在生物、医学方面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·稀土发光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| 第14页 |
·酰胺型多足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简况 | 第14-17页 |
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酰胺型多足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3-35页 |
·试剂与测试仪器 | 第23页 |
·试剂 | 第23页 |
·仪器 | 第23页 |
·配体L~Ⅰ~L~Ⅵ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3-28页 |
·1,3-二[(2′-苄胺甲酰基苯氧基)-甲基]苯(L~Ⅰ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3-24页 |
·1,2-二[(2′-苄胺甲酰基苯氧基)-乙氧基]苯(L~Ⅱ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1,4-二[(2′-苄胺甲酰基苯氧基)-乙氧基]苯(L~Ⅲ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5页 |
·1,3-二[(2′-间胺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)-甲基]苯(L~Ⅳ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5-26页 |
·1,2-二[(2′-间氨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)-乙氧基]苯(L~Ⅴ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1,4-二[(2′-间胺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)-乙氧基]苯(L~Ⅵ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29页 |
附图 | 第29-35页 |
第三章 酰胺型多足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晶体结构 | 第35-68页 |
·试剂与测试仪器 | 第35页 |
·试剂 | 第35页 |
·分析测试 | 第35页 |
·晶体结构测定 | 第35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 | 第35-56页 |
·L~Ⅰ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 | 第35-42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36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36-37页 |
·Pr~(3+)、Eu~(3+)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L~Ⅱ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2-44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2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42-43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43-44页 |
·配合物的结构推测 | 第44页 |
·L~Ⅲ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4-46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4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44-45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45-46页 |
·配合物的结构推测 | 第46页 |
·L~Ⅳ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6-48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6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46-47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47-48页 |
·配合物的结构推测 | 第48页 |
·L~Ⅴ稀土硝酸盐及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8-51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8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48-49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49-51页 |
·配合物结构推测 | 第51页 |
·L~Ⅵ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1-53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51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及溶解性 | 第51-52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52-53页 |
·配合物结构推测 | 第53页 |
·配合物的f-f电子跃迁吸收光谱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
附图 | 第57-68页 |
第四章 酰胺型多足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| 第68-83页 |
·引言 | 第68页 |
·试剂与测试仪器 | 第68页 |
·试剂 | 第68页 |
·仪器 | 第68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| 第68-72页 |
·多足配体骨架结构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多足配体功能末端基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·抗衡阴离子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溶液荧光性质 | 第72-74页 |
·配体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的测定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7页 |
附图 | 第77-83页 |
总结 | 第83-8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