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0页 |
1 微生物毒素防除杂草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2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产生条件 | 第11-13页 |
3 毒素活性的生物活性测定 | 第13-14页 |
·针刺法 | 第13页 |
·浸渍法 | 第13-14页 |
·注射法 | 第14页 |
·种子胚根生长抑制法 | 第14页 |
·离体根冠细胞测定法 | 第14页 |
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| 第14-18页 |
·毒素对细胞壁、细胞膜、内质网、核糖体、核和液泡结构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毒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毒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毒素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毒素对酶和蛋白质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异孢镰孢的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| 第20-2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培养基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培养时间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培养基初始pH 值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温度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振荡培养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异孢镰孢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 | 第2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培养液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培养时间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培养液初始pH 值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温度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振荡培养对产毒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异孢镰孢培养滤液的热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异孢镰孢固体发酵粗毒素的产生、提取与生物活性测定 | 第27-3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28页 |
·固体发酵培养基对YZ-03 菌株产毒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YZ-03 菌株粗毒素的提取 | 第29页 |
·YZ-03 菌株粗毒素的活性测定 | 第29-3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固体培养基对YZ-03 菌株产毒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4 种溶剂提取物生物活性测定 | 第30-31页 |
·YZ-03 菌株粗毒素对胚根和胚芽生长的抑制 | 第31-32页 |
·YZ-03 菌株粗毒素对32 种植物的活性测定 | 第32-34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生理生化作用特性 | 第36-5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2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的提取 | 第37页 |
·空心莲子草幼苗的准备与处理 | 第37页 |
·细胞膜损伤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叶绿素含量测定 | 第38页 |
·丙二醛(MDA)含量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过氧化物酶(POD)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| 第39页 |
·多酚氧化酶(PPO)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| 第40页 |
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过氧化氢酶(CAT)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| 第41页 |
·活性氧(ROS)产生速率变化 | 第41-4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MDA 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PO 活性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AL 活性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ROS 产生速率变化的影响 | 第48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48-51页 |
全文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