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钢铁行业CO2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途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7页 |
·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 | 第10-17页 |
·温室气体及其危害 | 第10-13页 |
·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发展进程 | 第13-15页 |
·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| 第15-17页 |
·钢铁行业CO_2排放研究现状 | 第17-24页 |
·碳排放源的研究分析 | 第17-20页 |
·钢铁行业CO_2排放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·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| 第24-27页 |
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2 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7-36页 |
·钢铁行业生产过程及碳排放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钢铁行业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| 第27-28页 |
·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源分析 | 第28页 |
·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燃料组成 | 第29-30页 |
·工序能耗 | 第30-31页 |
·技术工艺 | 第31-32页 |
·资源效率 | 第32页 |
·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| 第32-36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| 第32-33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| 第33-34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4页 |
·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| 第34-36页 |
3 层次灰关联组合模型的建立 | 第36-44页 |
·系统分析技术概述 | 第36-39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36-37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37页 |
·因子分析法 | 第37-38页 |
·模糊聚类分析法 | 第38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层次灰关联组合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4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39-41页 |
·灰关联分析法 | 第41-42页 |
·组合模型的建立及其优势 | 第42-44页 |
4 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4-61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| 第44-47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基本情况概述 | 第44-45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统计 | 第47-49页 |
·CO_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趋势 | 第48-49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评价因子的数据规范化处理 | 第49-51页 |
·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上的权重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上的权重确定 | 第52-58页 |
·三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上的权重确定 | 第58-60页 |
·一致性分析检验 | 第60-61页 |
5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途径研究 | 第61-70页 |
·节能与减排 | 第61-65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| 第61-62页 |
·我国钢铁行业节能潜力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清洁发展在我国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| 第64-65页 |
·二氧化碳资源化 | 第65-70页 |
·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 | 第65-66页 |
·钢铁工业废气中CO_2的回收利用 | 第66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