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制度的完善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法官释明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9-17页 |
(一) 法官释明的法律性质界定 | 第9-11页 |
(二) 释明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4页 |
(三) 释明制度的价值评析 | 第14-17页 |
二、我国法官释明制度的现状评析 | 第17-23页 |
(一) 我国法官释明制度的现状透视 | 第17-19页 |
(二) 我国释明制度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| 第19-21页 |
(三) 完善我国法官释明权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1-23页 |
三、两大法系关于法官释明制度的立法规定 | 第23-29页 |
(一)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 | 第23-26页 |
(二) 英美法系国家 | 第26-28页 |
(三) 两大法系的立法理念转变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8-29页 |
四、完善我国法官释明权制度的构想 | 第29-42页 |
(一) 我国法官释明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| 第29-30页 |
(二) 行使释明权应贯彻的原则 | 第30-32页 |
(三) 释明权的行使范围 | 第32-35页 |
(四) 释明权的行使方式 | 第35-36页 |
(五) 释明权的行使阶段 | 第36-38页 |
(六) 对释明权不正当行使的救济措施 | 第38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