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评价与控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引言第9-14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信贷风险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信贷风险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3-14页
第2章 风险概述与信贷风险的形成第14-22页
   ·风险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·信贷风险的分类第14-17页
   ·银行信贷风险的基本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·信贷风险生成的理论渊源第18-19页
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第19-22页
第3章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评价第22-44页
   ·信贷风险评价的含义第22页
   ·信贷风险的评价过程第22-35页
     ·信贷风险的识别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·信贷风险识别的含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信贷风险识别的过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及比较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·信贷风险识别的五级分类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信贷风险的度量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·信贷风险度量的含义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分类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·现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比较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度量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我国贷款五级分类存在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风险度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·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评价的对策研究第37-44页
     ·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管理的指导作用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新贷款五级分类及借鉴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现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第42-44页
第4章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控制第44-73页
   ·风险控制的含义第44页
   ·风险控制的方法第44-62页
     ·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·内部控制的涵义及构成要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实施第46-49页
     ·风险控制技术第49-58页
       ·信用评级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·信用风险限额测算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风险预警机制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·主要的指标体系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·确定风险预警值第60-62页
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62-64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现行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第64-66页
     ·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第66页
   ·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的对策研究第66-73页
     ·信贷风险控制的国际借鉴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·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体系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·新加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体系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·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对国有商业银行现行做法的改进建议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·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议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·完善信用评级法的对策第71-73页
第5章 结论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详细摘要第77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应对柏林封锁的政策研究
下一篇:时变的时域相干分析及其在X射线天文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