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1页 |
| 资料与方法 | 第11-17页 |
| 1 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| 2 诊疗标准 | 第11-13页 |
| 3 纳入标准 | 第13-14页 |
| 4 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5 剔除、脱落和终止试验的标准 | 第14页 |
| 6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7 观察指标 | 第15页 |
| 8 疗效标准 | 第15-16页 |
| 9 统计学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结果 | 第17-24页 |
| 1. 临床资料分析 | 第17-19页 |
| 2. 治疗结果分析 | 第19-24页 |
| 讨论 | 第24-31页 |
| 1. 芪茵颗粒理论基础 | 第24-25页 |
| 2. 芪茵颗粒的组方思想及方解 | 第25-26页 |
| 3. 芪茵颗粒中各药的药理作用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4. 研究中选择指标的探讨 | 第28-29页 |
| 5. 芪茵颗粒可能作用机制 | 第29-31页 |
| 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致谢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| 综述 | 第36-4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5-46页 |
| 导师评阅表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