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8页 |
绪论 | 第18-33页 |
第一章 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 | 第33-76页 |
第一节 西北沿岸印第安人 | 第33-47页 |
一、“西北沿岸印第安人”界定 | 第33-35页 |
二、西北沿岸印第安人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| 第35-41页 |
三、西北沿岸的主要族群 | 第41-47页 |
第二节 西北沿岸印第安人的图腾柱 | 第47-76页 |
一、图腾柱的定义 | 第47-48页 |
二、图腾柱的历史 | 第48-56页 |
三、图腾柱的类型 | 第56-68页 |
四、图腾柱的雕刻竖立与维护 | 第68-76页 |
第二章 失落的象征 | 第76-110页 |
第一节 特权地位的象征符号 | 第76-92页 |
一、西北沿岸印第安人社会中的等级特权 | 第76-81页 |
二、获取特权攀升社会等级的必由之路——波多拉支 | 第81-85页 |
三、图腾柱上的特权地位象征符号 | 第85-92页 |
第二节 神灵的象征符号 | 第92-110页 |
一、西北沿岸印第安人的神灵世界 | 第92-93页 |
二、寻找保护神 | 第93-100页 |
三、图腾柱上形象化的动物神灵象征符号 | 第100-110页 |
第三章 厄运的象征 | 第110-144页 |
第一节 西北沿岸印第安人传统文化的衰败过程 | 第110-127页 |
一、毛皮贸易繁荣假象 | 第110-114页 |
二、白人淘金热与殖民的恶果 | 第114-118页 |
三、传教士改变印第安人传统信仰 | 第118-124页 |
四、波多拉支禁令降临的厄运 | 第124-127页 |
第二节 殖民主义战利品的象征 | 第127-144页 |
一、19世纪世界博物馆“抢救”运动 | 第127-128页 |
二、各国博物馆对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的掠夺性征集 | 第128-133页 |
三、殖民者不择手段攫取的暴利 | 第133-139页 |
四、殖民主义战利品的象征符号 | 第139-144页 |
第四章 复活的象征(上) | 第144-183页 |
第一节 加拿大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象征 | 第144-167页 |
一、20世纪20年代图腾柱国家遗产地位的初步确立 | 第144-151页 |
二、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图腾柱抢救运动 | 第151-160页 |
三、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象征 | 第160-167页 |
第二节 印第安人争取权利运动的象征 | 第167-183页 |
一、1929年向加拿大总督赠送图腾柱礼物事件 | 第167-169页 |
二、“雷鸟王朝”图腾柱与斯科姆(Squamish)部落的土地要求 | 第169-173页 |
三、BC原住民兄弟会与原住民的权利维护活动 | 第173-176页 |
四、蒙哥·马丁的波多拉支活动 | 第176-178页 |
五、克特汪库(Kitwancool)村抵制图腾柱征集活动 | 第178-183页 |
第五章 复活的象征(下) | 第183-206页 |
第三节 西北沿岸地区旅游形象的象征 | 第183-206页 |
一、BC旅游形象——“图腾柱之地” | 第183-186页 |
二、“图腾柱之地”旅游形象宣传推广活动 | 第186-188页 |
三、图腾柱文化景观建设 | 第188-197页 |
四、图腾柱及相关旅游纪念品 | 第197-201页 |
五、图腾柱旅游象征符号化 | 第201-206页 |
结语:关于图腾柱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思考 | 第206-214页 |
参考书目 | 第214-22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224-2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