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近45年气候均态及极值变化特征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河北气候概况 | 第18-27页 |
| ·温度空间分布 | 第18-22页 |
| ·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| 第18-19页 |
| ·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| 第19-20页 |
| ·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| 第20-21页 |
| ·极端最高气温、最低气温空间分布 | 第21-22页 |
| ·降水空间分布 | 第22-26页 |
| ·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2页 |
| ·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2-24页 |
| ·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4-25页 |
| ·建站以来最大降水量空间分布 | 第25-26页 |
| 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河北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27-47页 |
| ·河北省气候特征 | 第27页 |
| ·资料处理及计算方法 | 第27-32页 |
| ·资料 | 第27-28页 |
| ·计算方法 | 第28-32页 |
| ·经验正交函数分解(EOF) | 第28-29页 |
| ·旋转经验正交函数(REOF)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趋势系数 | 第30页 |
| ·二项式加权平均平滑法 | 第30-31页 |
| ·小波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河北省近50a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| 第32-45页 |
| ·河北省年平均降水的分布及其稳定性 | 第32-34页 |
| ·河北省年降水和夏季平均降水分布 | 第32-33页 |
| ·河北省夏季降水变率分布 | 第33-34页 |
| ·河北省降水的时间变化 | 第34-36页 |
| ·河北省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| 第35-36页 |
| ·河北省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| 第36-42页 |
| ·河北省降水空间异常分步以及区域性 | 第37-40页 |
| ·河北省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| 第40-42页 |
| ·降水时间序列的周期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四章 河北省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47-66页 |
| ·全国平均温度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| 第47页 |
| ·河北省年平均温度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| 第47-57页 |
| ·河北省温度变化 | 第48-50页 |
| ·河北省温度年或季节变化特征 | 第50-52页 |
| ·河北省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 | 第52-55页 |
| ·河北省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 | 第55-57页 |
| ·河北省气温的空间异常分布以及区域特征 | 第57-59页 |
| ·河北省气温的各代表区域的年代际变化 | 第59-61页 |
| ·气温时间序列的周期分析 | 第61-64页 |
| ·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五章 河北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 | 第66-101页 |
| ·引言 | 第66页 |
| ·资料处理及计算方法 | 第66-69页 |
| ·资料 | 第66-68页 |
| ·计算方法 | 第68-69页 |
| ·线性趋势估计法 | 第68-69页 |
| ·突变分析方法 | 第69页 |
| ·河北省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 | 第69-81页 |
| ·45a气温年极值的空间分布 | 第69-72页 |
| ·高温、严寒天日数、极端热、冷指数的变化 | 第72-81页 |
| ·高温天的日数变化 | 第72-74页 |
| ·低温天的日数变化 | 第74-76页 |
| ·极端热指数的日数变化 | 第76-78页 |
| ·极端冷指数的日数变化 | 第78-81页 |
| ·极端降水指标的变化特征 | 第81-98页 |
| ·Rlxday年内的最大日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| 第82-83页 |
| ·强降水日的日数 | 第83-85页 |
| ·中等雨日的日数 | 第85-87页 |
| ·每年内的日降水量大于0.1mm的日频次变化 | 第87-90页 |
| ·每年内的日降水量大于10mm的日频次变化 | 第90-92页 |
| ·每年内的日降水量大于50mm暴雨变化特征 | 第92-96页 |
| ·每年内的日降水量大于50mm暴雨频次变化 | 第92-94页 |
| ·大于50mm暴雨事件的季节内分布 | 第94-95页 |
| ·大于50mm的极端降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 | 第95-96页 |
| ·河北省日降水量大于100mm暴雨频次变化 | 第96-98页 |
| ·大于100mm暴雨事件的时间分布 | 第98页 |
| ·小结 | 第98-10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101-103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101-102页 |
| ·创新性 | 第102页 |
| ·存在问题及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3-109页 |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10-111页 |
| 附录 | 第111-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