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齐梁史评类文献的概述 | 第13-19页 |
·作为史评的基本形式之一——论赞文体述论 | 第13-16页 |
·齐梁史评类文献的概述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文学本于情性与文学贵在新变 | 第19-36页 |
·"文章者,盖情性之风标,神明之律吕也。"——文学本于情性 | 第19-23页 |
·"若无新变,不能代雄"——文学贵在新变 | 第23-27页 |
·"新变"视野下的文坛三体与理想文体 | 第27-36页 |
第三章 文学本于政教功用与文学创作主体的伦理人格 | 第36-58页 |
·"经礼乐而纬国家,通古今而述美恶"——文学本于政教功用及其渊源 | 第36-44页 |
·"文质斌斌,尽善尽美"——融南北"清绮"与"气质"之两长 | 第44-50页 |
·论作家偏尚伦理人格——以"细行"、"名节"为中心 | 第50-58页 |
第四章 文学流派、文学赏会与文学形式美 | 第58-82页 |
·文学流派意识的正式形成——以永明体、宫体、徐庾体、吴均体为例 | 第58-63页 |
·文学赏会——由游乐谈义走向创作赏评兼及隐含政治意图的文人主要活动方式 | 第63-71页 |
·丽辞、声律、隶事的文学形式美——文人热爱诗文的时代风尚和审美倾向 | 第71-82页 |
·丽辞 | 第71-74页 |
·声律 | 第74-78页 |
·隶事 | 第78-82页 |
结语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89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