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自然科学总论论文--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科学的方法论论文--自然辩证法论文

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--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

内容提要第1-8页
导言第8-15页
第一章 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第15-65页
 第一节 哲学革命的实质: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第15-30页
  一、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标志着一种哲学第15-19页
  二、哲学思维方式的五种类型第19-23页
  三、哲学的发展实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第23-26页
  四、哲学思维方式的生存论基础第26-30页
 第二节 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:“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”的提出第30-48页
  一、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精神自由第30-35页
  二、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发展的逻辑必然性第35-38页
  三、实现现实自由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是实践第38-42页
  四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必然是无产阶级的哲学第42-45页
  五、“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”的世界观意义第45-48页
 第三节 马克思哲学革命成果的体现:新哲学体系的显与隐第48-65页
  一、马克思对传统体系哲学的态度第48-53页
  二、构建新哲学体系的初步尝试第53-57页
  三、马克思哲学体系隐含在其一生的作品中第57-65页
第二章 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65-91页
 第一节 马克思哲学:开放的体系第65-73页
  一、向新时代实践开放第65-69页
  二、向多民族实践开放第69-73页
 第二节 马克思主义哲学: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解读第73-84页
  一、恩格斯的解读第73-77页
  二、苏联模式的解读第77-81页
  三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第81-84页
 第三节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反映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第84-91页
第三章 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第91-162页
 第一节 教科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:三位哲学家“思想中的时代”问题第91-103页
  一、普列汉诺夫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摸索与选择第91-94页
  二、列宁面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第94-99页
  三、斯大林要思考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第99-103页
 第二节 教科书哲学体系及内容的主要来源:八部著作的影响第103-132页
  一、恩格斯的《反杜林论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04-109页
  二、恩格斯的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09-113页
  三、普列汉诺夫的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13-115页
  四、德波林的《辩证唯物主义纲要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15-118页
  五、布哈林的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18-121页
  六、列宁的《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21-128页
  七、列宁的《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28-132页
  八、斯大林《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》与教科书哲学第132页
 第三节 “教科书哲学”形成的标志:斯大林的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”思想的提出第132-162页
  一、联共(布)党史四章二节的写作背景第132-136页
  二、《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》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第136-140页
  三、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历史形成过程第140-150页
  四、苏联教科书哲学的思维方式第150-162页
第四章 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内在逻辑第162-190页
 第一节 俄国哲学的传统:长于唯物主义短于辩证法第162-166页
 第二节 教科书哲学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:个人对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绝对服从第166-170页
 第三节 教科书哲学是计划经济的需要:指令与教条第170-176页
 第四节 教科书哲学形成的深层原因:人的形而上学本能第176-190页
  一、人容易受自然态度思维诱惑第176-179页
  二、人有形而上学的本能第179-184页
  三、对理论确定性的必然要求第184-190页
第五章 苏联教科书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补写第190-224页
 第一节 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含义第190-193页
 第二节 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表现第193-200页
 第三节 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第200-205页
 第四节 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几点启示第205-224页
  一、必须正确处理哲学争论与政治斗争的关系第207-210页
  二、必须正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第210-215页
  三、必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15-217页
  四、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第217-219页
  五、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第219-224页
参考文献第224-23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第237-238页
论文摘要第238-248页
ABSTRACT第248-254页

论文共2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土石坝施工质量监控的离散单元法分析
下一篇:不同丁酸盐对蛋鸡生产性能、养分代谢率、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